【入不敷支】
近年物價和樓價飛漲,畢業生起薪點望塵莫及。五年前公開大學會計學士畢業、現年28歲的Gary,第一份工月薪8,000元,雖然很快轉工加至一萬元,但扣除3,000元家用和進修學費,仍須「出少啲街做宅男」;他坦言年輕一代對未來感絕望,畢業生起薪點低處未算低,「𠵱家新入職都冇8,000,副學士得番6,500,養唔掂自己」。
Gary現已考獲會計師牌,月薪仍不足二萬元,全靠投資有道,半年前終儲夠首期,打算在屯門買入約100萬元的300平方呎單位,豈料不足兩周即被炒至150萬元,「上唔切車,買到都供唔起。美國就快加息,房屋政策講緊唔知幾年後。我唔覺得有希望,抽綠悠雅苑當買六合彩。」
70後同行:嗰時人工跳得快
35歲的張先生同樣從事會計行業,較Gary早九年入行。他99年於中大會計系畢業即投身五大會計師行,起薪1.3萬元,扣除7,000元家用和儲蓄,手頭仍「鬆動」,「嗰時啲嘢平,人工跳得快,好多同事搬出嚟住;畀着𠵱家我搵番相同人工,都驚唔夠使」。
張先生不認同較遲出身必然較吃虧,只是經濟周期問題,他也是趁09年金融海嘯才「上車」,「01年好好景,03年好慘,𠵱家只係差嘅周期較長。」他促請政府為各階層增加住屋選擇,年輕人也應按現實調節期望,「物價升係經濟健康發展,幅度可以斟酌;政府有資源做多啲嘢,年輕人亦唔一定要急於買樓」。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