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很多人將通淋巴掛在口邊,女士們也常會到美容院通淋巴去水腫,是否能有效減肥見仁見智。但若出現「象腿」及皮膚變硬等症狀要小心,隨時是嚴重的淋巴閉塞,患者需及早接受專業的淋巴水腫治療。有資深護師表示,淋巴閉塞易被忽略,有病人因延誤就醫令小腿變得如大腿般粗,甚至無法走路,但只要透過合適治療,數星期可擊退象腿。
記者:歐陽子瑩
明愛醫院外科部資深護師鍾献滿表示,淋巴閉塞的初期病徵是皮膚腫脹,「嚴重嘅消唔到腫、㩒落去彈唔起。」他表示,臨床可憑一些症狀判斷病人是否有淋巴閉塞,例如皮膚變厚、紅腫、出現鱗狀脫皮、淋巴瘤,甚至滲水等。他表示,淋巴閉塞並不能根治,即使進行手術將閉塞的淋巴管駁到正常的淋巴管,之後也會打回原形。
着壓力襪提升引流
鍾献滿表示,不少接受過電療的癌症病人,都會出現手及腳腫脹問題,一般會由物理治療師治療。他去年到澳洲修讀了一個淋巴水腫治療(Complex Lymphatic Treatment)課程,發現能夠更有效改善閉塞症狀,遂於去年4月引入明愛醫院,至今已替10名病人治療。
鍾表示,淋巴水腫治療主要透過四個步驟將閉塞的淋巴打通,首先會為病人皮膚進行清潔及護理,再輕柔按摩通淋巴,「按摩好細力唔會痛,因為淋巴管接近皮膚,太大力會㩒扁晒」,再配合壓力繃帶及壓力襪,提升淋巴引流,最後是病人要持續做運動,例如多步行或拉筋等。若每星期治療兩次,一般數星期已見效。
計劃一年治20病人
本港目前並無專科處理淋巴閉塞,根據醫管局數字,每年約有一千宗相關病例,但鍾献滿相信數字遠較實際少。他表示,淋巴閉塞的病因或先天,也有人在青春期或30歲後病發,後天成因主要由於淋巴系統受破壞。他現時與將軍澳醫院一名護士,同時處理傷口及淋巴治療,正計劃展開一項先導計劃,聯絡其他醫院轉介相關病人,期望兩間醫院一年可以治療20名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