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的新聞媒體講究預見性及前瞻性,喜歡為讀者、觀眾做點預測。《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就以「歷史將如何看我(奧巴馬)?(How will history see me?)」為封面,提前探討奧巴馬的歷史地位。
當然,《經濟學人》不僅是要判斷奧巴馬的歷史地位,它也希望藉此提出奧巴馬該做的三大任務或要過的三道難關,包括解決債務危機、改善跟中國關係、妥善處理中東危機特別是以巴爭議。這三大任務不算新或有創見。美國面對債務危機幾乎人所共知,即使國會剛剛通過解決財政懸崖的法案,但財赤高企的情況沒有絲毫改善,未來一年勢將突破十七萬億美元的水平。而且由於戰後出生的一代已陸續踏入退休年齡,領取退休金及醫療保障的人大增,令政府開支有增無已。除非經濟在未來幾年出現奇蹟反彈令政府收入大增,不然債務危機只會越演越烈,成為奧巴馬未來四年的頭號挑戰。
其餘兩項任務也相當「大路」。中國在經濟上已成舉足輕重的大國,大有可能在202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經濟龍頭。奧巴馬要有效處理國際問題特別是重建國際金融經濟新秩序,他不可能不努力爭取中國合作。而要爭取中國合作,他便不可能再像以往四年那樣把中國擱在一旁,或繼續疏遠中國最高層領導人。對《經濟學人》來說,奧巴馬有必要跟習近平這位將會在未來十年掌理中國的第五代領導人保持緊密溝通。
至於中東歷來是全球火藥庫,從阿富汗、伊朗到遠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都在出問題,都充滿不穩定的種子。最近發生的阿爾及利亞人質危機就說明衝突的火頭絕不限於原本的幾個火頭。假若世界要發生甚麼重大的突發事故,在中東地區出現的機會依然最高。
《經濟學人》特別提到以巴衝突,擔心以色列人再次選出強硬派政府會令局勢惡化。但相對而言,敍利亞出亂子的機會更大。巴沙爾屠夫政權已經岌岌可危,它大有可能放手一博,在地區搞出更大危機包括使用化武襲擊反對派及鄰國,好來個玉石俱焚。若果真的出現化武危局,中東以至全球都將動盪不已,人人自危。
其實,奧巴馬的難題遠遠不止三項。有些人就認為全球暖化才是真正危機,奧巴馬必須在這方面有表現才能名垂青史;也有的認為促進貿易自由化更重要。不過,現在就為奧巴馬埋單計數未免太早,誰也不知道這四年間會不會出現另一隻「黑天鵝」,另一件重大突發事件。小布殊上台時,有誰想得到911和兩場中東戰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