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通識:政治全球化下的2013年東亞局勢

爽通識:政治全球化下的2013年東亞局勢

政治全球化的定義與現象

‧隨着世界各國聯繫日趨密切,同時「全球議題」不斷發酵,個別國家已不可能獨善其身,獨自解決所有面對的問題,國際政治合作的廣度及深度不斷加強,而國際政府組織亦應運而生
‧理論上,國際政府組織(如聯合國、歐盟等)在處理國際事務上扮演正面而積極的角色
‧與此同時,大國在國際政治舞台上所發揮的影響力亦都不容忽視,它們的勢力延伸到全球主要的利益區域(例如中東地區、東亞地區等)。
‧大國的介入令地區問題更加國際化及複雜化,甚至由政治、經濟衝突惡化成軍事對抗

東亞地區博弈的主要持份者

(a)中國
‧中國傳統上是東亞地區的大國,美國以至西方世界早已在韓戰與越戰中領略到中國在東亞地區潛在的影響力
‧改革開放30多年裏,中國大部份時間秉持「韜光養晦」的策略,專注經濟改革,對周邊地區的領土衝突相當克制,因而換來30多年比較安穩的外部環境
‧踏入21世紀,中國國力明顯提升,「大國崛起」伴隨着「中國威脅論」,不管北京承認與否,周邊國家仍把中國視為21世紀地區的潛在「霸權」而嚴加防範

(b)日本
‧ 二次大戰後創造了舉世觸目的經濟奇蹟,1970年代以後擺脫了二戰時期「亞太地區侵略者」的陰影,在美國的配合下,積極參與亞太事務,成為亞太地區領袖之一
‧可是好景不常,日本的經濟奇蹟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爆破,及後日本戰後自民黨獨大的「超穩定」政治格局亦被打破,日本進入一個漫長的衰退期
‧面對着中國近年的崛起,日本對它在亞洲的地位憂心忡忡,再加上日本右派政治力量的興起,中國與日本之間的磨擦日漸增多

(c)印度
‧印度與中國同屬「金磚五國」的成員,21世紀印度崛起的速度相當快,軟件業的成績僅次於美國
‧印度與中國關係不算和諧,一方面中國與印度因「藏南問題」曾發生過邊境衝突及戰爭;另一方面,中國亦是印度宿敵巴基斯坦的「鐵林盟友」,印度對遏止中國崛起相當積極

(d)美國
‧作為當今世界唯一超級強國,東亞是美國傳統的利益關注地區,冷戰時期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相當強大兵力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美國將東亞地區的軍事力量收縮回到第二島鏈,影響力暫時下降
‧踏入21世紀,美國開始察覺到中國的崛起,但美國正因911事件而陷入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爭中,結果給予中國近10年的發展時間,當美國在2009年「重返亞洲」時,中國國力已不可同日而語
‧明顯地,中國的壯大並不符合美國在東亞的利益,2009、2010年美國開始加強與越南、日本、澳洲、印度,甚至菲律賓的軍事合作,又建議建立泛(跨)太平洋經貿組織,明顯是衝着中國而來

2013年的東亞博弈

‧2012年夏天,菲律賓與中國就南沙群島而起衝突,入秋以後,日本因將釣魚島私有化而與中國劍拔弩張,到了最近幾個星期,局勢再急轉直下,日本放出會對「入侵」釣魚島的中國飛機進行「警告性射擊」,而中國官方報章亦開始討論「打仗」,兩國衝突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去年下半年開始,美國已將駐日軍事力量南移,又加強與菲律賓、印度及澳洲的軍事聯繫
‧去年12月美國更將美日安保條約通用範圍包括釣魚島,凡此種種,均反映東亞地區衝突存在着美國色彩,亦是政治全球化下的大國衝突的體現

撰文:Keith Leung
遵理學校通識科補習名師

逢周二至四刊登

問.通識問題

這世代紛擾,日拗夜拗,特區管治危機、同性婚姻應否合法化、香港人身份認同、港獨問題、加碼生果金爭議、全球氣候反常……令人透不過氣,通識科師生追看新聞更是疲於奔命。很想有人扶一把,協助分析熱門題目?機會在眼前,電郵或whatsapp你想知的通識題目給《爽報》,我們會轉介至本欄三名通識名師,作為他們撰文的參考。試期不遠,不要猶豫了!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016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