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暖頸膊凍 冬天易「瞓厲頸」

身暖頸膊凍 冬天易「瞓厲頸」

【本報訊】冬天晚上睡覺,一張保暖的羽絨被不可缺,但若只顧身體和暖,忽略了頸膊保暖,隨時引發俗稱「瞓厲頸」的落枕,經常長時間用電腦,導致頸痛頻頻的打工仔更是瞓厲頸高危族。有脊醫表示,近日因瞓厲頸求診的病人增加一半,有OL一覺醒來發現頸部不能轉動,檢查後發現是嚴重瞓厲頸致頸椎錯位,壓着神經線引發痛楚。
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表示,瞓厲頸是因為頸兩旁的肌肉「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痙攣引發。近期氣溫下降,瞓厲頸求診者增加約一半,每日也最少有一、兩名病人,雖然求診者以30、40歲中年人為主,但其實任何年齡人士也會患上。他指,由於房間氣溫較低,當睡覺時蓋上厚棉被,體溫會上升,若棉被無覆蓋至頸部,外露的頸膊便形成溫差,導致肌腱的神經失衡,加上天氣凍,表面血管容易收縮,血液難流向表層肌肉,當表層肌肉得不到充份氧氣和營養,令代謝物不能即時清除,也會引致肩頸痠痛和僵硬無力。

可致頸椎錯位不能轉動

他表示,最近有一名30多歲OL求診,她平時因為經常要用電腦,導致頸梗肩痛,通常按摩及休息可恢復,但一日起身時,頸部突然完全不能轉動,靜止時也頸痛難忍,接受了X光等檢查,發現是嚴重瞓厲頸致頸椎錯位,更壓着神經線,現時正接受物理治療,若無改善或要做手術。
他指,輕微瞓厲頸一般休息數日可康復,但嚴重個案會因肌肉僵硬拉扯,至頸椎移位,故一些已有輕微頸椎移位的人士,罹患嚴重瞓厲頸的風險更高,故呼籲若瞓厲頸一周無好轉要求診。
市民在天氣寒冷時開暖爐或暖氣,令室溫保持在攝氏25度,或穿着樽領衣服睡覺等,可減低瞓厲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