噚日睇關於地產嘅新聞,見報紙嗌施永青做「梁粉」,孫柏文第一個反應係:「估唔到施老闆收得咁密實!」點都好,見報道話政府「拖」同「冇計」時,我就諗點解會咁講。
因為大家可以話97年後,政府喺好多範疇都冇落實政策能力,不過,推冧樓價方面嘅成效,實在無可至疑。一招「八萬五」,就滿足晒喺97年後樓價大冧嘅要求,搞到當時香港周街都係負資產。
銀行向外國人開綠燈
至於話發展商起完樓唔賣嘅「囤盤」現象,乜嘢時候都有。97至03年最多,淨係居屋,當年都「囤盤」數萬,不過,𠵱家話為打擊「囤盤」,唔排除推樓宇空置稅。咁就會令一班以前唔理公營房屋事嘅人,紛紛走去學嗰啲已經搬離公屋、不過唔還單位嘅人,點樣搵個家庭傭工,耐唔耐去個空置單位,開水喉踢郁個水錶,製造有人住嘅假象。
我講過好多次,呢次樓價大升嘅原罪理由,係我哋香港人唔信香港會去搞貨幣政策。要以港元同美元掛鈎方式,外判貨幣政策畀美國聯邦儲備局。佢哋一印銀紙,每1美元湧港,我哋就印7.8港元。我哋香港人,只可繼續祈求花旗國啲人會醒。
樓,係會繼續升,不過,最有值搏率,唔係香港。呢幾年,大家都係玩租金多過按揭供款,而喺日本,七、八、九厘租金回報嘅樓宇周街都係。要買,最緊要係因為租金以日圓計,所以為了冇外滙風險,按揭都要借日圓。
其中一個租金回報咁高,不過冇人買嘅原因,係日本銀行唔肯借錢畀人,特別係外國人同投資者。不過,由舊年12月開始,銀行已放鬆,開始撩外國客借錢買樓,亦即係要買嘅人卒之能追貨,樓價就應該會繼續升,所以,買樓要諗日本。
孫柏文
獨立股評人
http://facebook.com/shuen
本欄逢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