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任後力推長者生活津貼(俗稱特惠生果金),但未派錢先虐老。香港防止虐待長者協會發現,虐老個案急增,去年有1,763宗涉及財產侵吞,當中425宗個案更因為長者生活津貼須資產審查,長者擔心資產超額將積蓄轉移予子女,殊不知「一去冇回頭」,涉及金額由3萬至12萬元不等,令安老政策演變為「虐老」的幫兇。
防止虐待長者協會去年共接獲2,687宗虐待長者個案,按年急增21%。當中以財產侵吞的個案佔最多,達1,763宗,按年急升26%。自政府宣佈推行長者生活津貼後,財產侵吞個案更明顯由去年10月開始飆升,每月平均都超過200多宗。
協會副總幹事余嘉龍透露,被侵吞財產的個案主要因為政府要求長者生活津貼有資產審查,不少長者擔心資產超額,將僅餘的積蓄轉移子女,「長者通常去銀行攞咗現金出嚟,用現金方式交畀仔女,點知一去冇回頭,仔女攞咗老人家啲錢就失蹤,或者同佢哋講用咗啲錢,唔畀返佢」。
煮高糖食物 報紙當尿片
協會又發現,近年中港婚姻、老夫少妻的情況越趨普遍,也令精神虐待有惡化迹象,去年有403宗精神虐待個案中,182宗為中港兩地老夫少妻的虐待個案。余嘉龍指,發現大部份個案的內地女子「鍾意揀阿伯結婚,多過揀後生」,因為結婚後申請來港時間「快好多」,只需兩至三年,「如果屋企有60歲以上長者,他們申請來港有優先權,佢哋嚟到香港後就逼老人家離婚,最終目的係要攞公屋居住權」。
余嘉龍續稱,精神虐待個案手法層出不窮,「明知老人家有糖尿病,煮一啲糖份好高嘅食物,或者心臟病整多啲對身體唔健康嘅食物。有啲患咗老人癡呆,可能經濟能力有限,用報紙當尿片,搞到佢哋大髀爛晒」。
協會指虐老個案急增反映社署一直漠視長者被虐服務的需要,又批評現行法例未有相等於虐兒或者虐偶同等的法例,保障長者,要求政府投放資源在長者被虐服務,以及立法或修訂法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