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連環船 漁民轟消防不力 <br>淋花式灌救 千萬家當化灰

火燒連環船 漁民轟消防不力 
淋花式灌救 千萬家當化灰

【本報訊】在屯門避風塘的火燒連環船事件中,被焚毀的四艘拖網船殘骸仍留在現場,當中三艘是姓關家族持有,大火中損失逾千萬。有議員直斥首先到場的消防支援小艇「淋花式開喉救火」,大型滅火輪要40分鐘才到達,但漁船已幾近燒光,慘不忍睹。
記者:劉燕婷 陳偉良

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斥消防處救火不力,他指消防處在長洲及香港仔避風塘都有派駐滅火輪以防萬一;但屯門避風塘則沒有專船,所負責的滅火輪要兼顧其他多個地區,一旦發生火警往往鞭長莫及。他指漁業界曾多次與消防處開會,要求每逢內地休漁期、清明、重陽以至農曆新年期間的漁船聚集高峯期,都應派滅火輪在屯門避風塘長期駐守,惟每次會議均無法達成共識。

前日屯門避風塘發生火燒漁船事件,首先到場的支援快艇救火喉水力不足,未能立即撲熄大火。

四艘拖網漁船損毀嚴重,船上設備毀爛不堪。劉燕婷攝

滅火輪40分鐘後才到達

前日早上10時50分消防處接獲屯門三聖邨拖網漁船起火報告,11時09分有支援快艇到場。何俊賢指小艇的救火喉水力不足,並形容:「消防員開條細水喉好似淋花咁救火」,難以撲熄火勢;直至11時30分才有滅火輪到場,此時消防員才開動高壓水炮及噴射化學泡沫撲救,但當時漁船已完全陷入火海,被燒得只剩下支架。
何又質疑到場的5號滅火輪服役16年,設備開始老化,同時要兼顧附近多個水域,促請消防處正視問題,例如及早把新招標的滅火輪為新界西北服務。屯門區議員張恒輝亦表示:「三聖邨都冇滅火輪,係咪要漁船船家夾錢買番艘先?」
消防處發言人回應指當時5號滅火輪在其管轄範圍內進行其他消防任務,但未解釋該輪當時身在何處。
前日在屯門避風塘發生的火燒連環船大火,燒毀的不僅僅是幾艘漁船,而是漁民兩代人賴以生存的全副身家。今次在火警中嚴重焚毀的四艘拖網漁船,當中有三艘由關氏兩兄弟及其姓梁姑丈早年購入,長兄關金帶稱每艘船連捕魚設備巿值500萬元,如今逾千萬元家當一刻間燒成灰燼,保險公司又不會提供百分百賠償,無法負擔幾百萬元的維修費,目前手停口停,膝下尚有三名2至7歲的子女需要照顧,如何再覓生計令他十分苦惱。
四艘被燒毀漁船昨日留在現場,等候消防員稍後調查起火原因,其中一艘更一度有白煙冒出,消防員擔心死灰復燃,立即向船身射水降溫,5號及6號滅火輪則在外圍戒備。消防員其後發現有油污漏出海面,通知海事處油污處理小組到場圍起浮波,再於海面噴射化學泡沫,防止油污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