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就哥前年做老爺,踏上2013,一月中當岳父,一對兒女踏上人生另一階段,他說他會,也樂意退休了,還邀請同遊非洲。
這個工作狂,可信一半!
40多歲中風,醫生說他的下半生與下半身到此為止,與輪椅為伴。不信命,從荷蘭請來一名來自內地的針灸師,隔天長途跋涉到比利時為他醫治,用上三個月,直至感覺到痛楚,啊!有希望。
三個月求痛,三個月曉得站立,再三個月行路,這時候才給我電話告知病情,再下去重新踩入高球場,繼續他飛來飛去地對空生涯。
楊導調侃我飛到心痛的搵兩餐晏仔生活地圖,教我唱偶像葛蘭的「空中小姐」,跟我老友相比,簡直不入流!
要求年青人結婚,今時今日非凡困難,像他家兒媳在歐洲出生長大,還願意稱呼「老爺」簡直太浪漫,太沒可能,如果在香港就是不切實際。巴閉的港女,願意叫你一聲Daddy,你好喊一聲:謝主隆恩。跟你打個招呼,Hi,表示不介意你偶爾進她家門滾搞,探訪自己個仔。再進一步不瞅不睬不太來往,你未見過?平常得很。
所以話,今時今日要生女,因此多一個兒子。
生仔?大鑊!花去隨時多過四百萬,然後雙手奉送,往後全屬媳婦及她媽的她爸的她婆婆嫲嫲菲傭隻狗或隻貓的,與閣下無關。清楚冇?
所以也很明白著名得很的美國巴渣霸道猶太阿媽Jewish Mama點解要跟新抱爭仔?如果阿仔性取向非傳統,贏面高一點,Partner係男人,始終曉得尊重女性,最低限度始終有點文本,不會令閣下太難落台。
就哥傳統人,自少年到歐洲謀生,比利時Genk埠「雙龍樓」頗負名望,唐餐在歐洲淪落被日菜,泰菜,甚至越南菜超越之際,還是少數獲得米芝蓮名譽的中菜館。終極目標,兒女成家立室,今時今日,也不容易,同居最好,易來易往,兩不相欠,不用爭產,兒女一般歸母親,生父想探訪?也可以,一切以友誼為基礎,金錢輔助,有得傾。
萬里飛來賀老友,事業有成,大病得癒,兒女婚嫁慶幸多獲兩名肯叫老爺、Daddy的兒女,至此青春雖無多,精力腦力仍旺盛,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