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促增建岸電 減郵輪廢氣

環團促增建岸電 減郵輪廢氣

【本報訊】啟德郵輪碼頭首個泊位將於6月落成啟用,但郵輪排放二氧化硫的污染問題卻尚待解決。環境局副局長陸恭蕙昨透露,會在今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盡早在郵輪碼頭興建岸電設施,並擬於明年立法規管遠洋輪進入香港水域泊岸使用低硫柴油。

限遠洋輪用低硫柴油

地球之友昨舉辦論壇,討論郵輪碼頭落成後,郵輪訪港增多所造成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標問題。多名立法會議員高度關注,要求當局做好把關工作,盡早增設岸電設施,令船隻泊岸後轉用陸上供電系統,減少燃燒柴油所產生的廢氣。地球之友指船隻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較發電廠及汽車等更高。與會的陸恭蕙解釋,郵輪碼頭早已預留位置興建岸電設施,惟有關設施在碼頭興建時屬極先進技術,本港深怕未能做得好而未有同時決定興建。她稱會盡早擬訂方案,今年內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興建,但承認建造需時,料碼頭落成後有數年空窗期,未能提供岸電。
此外,現時只有14%停泊香港的船隻在本港水域轉用低硫柴油,陸恭蕙指會盡力爭取更多業界參加自願性計劃,並在明年展開立法工作,規定所有遠洋輪進入本港水域一定要轉用含硫量低於0.5%的低硫柴油。
她指會繼續與廣東省政府磋商,共同在珠三角水域立法設定低排放區,規定使用低硫柴油,表明即使內地不立法,也不會影響本港的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