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 FOR TONIGHT】
茅台在胡潤百富的送禮排行榜上,經常名列前茅,去年才有回落的趨勢。中華廠商會副會長吳永嘉九十年代末已愛上茅台酒,每年入貨逾50箱,凡有特別版推出都必定收藏,每次飯局,朋友帶葡萄酒他帶茅台,最享受三五知己人人手持二錢杯,把茅台一灌直入喉頭的豪氣。
記者:吳宛蔚 攝影:梁志永
吳永嘉每次喝葡萄酒後,都會出現胃部灼熱及腹瀉,經醫生證實自己對外皮深紅色的水果敏感,葡萄自此落入黑名單,連葡萄酒亦然,惟有落力尋覓屬於自己的餐酒。「九十年代尾因工作關係經常往返北京、上海,當地人知道我不飲紅酒就給我二鍋頭、茅台、汾酒。」 試過多種中國白酒後,他對茅台的香氣最念念不忘,遂開始學習並鑽研茅台的知識,「身邊每個朋友在聚會時拋書包,講葡萄酒經,搭不上話的我就研究茅台,開闢新話題。」
葡萄敏感造就茅台情
2000年,他受中央政府邀請,到當時全國第二貧窮的貴州考察,那裏就是茅台的出產地,對茅台他越學越愛,四出找尋陳年及特別版的茅台,他說:「2006年以前,茅台未流行,當時只賣百多元一瓶,沒人收藏,都是即買即飲。」所以要找舊茅台要不是循拍賣途徑,就是在街上碰碰運氣。他發現外國唐人街的商店是寶藏,市場上只有七十年代出產的茅台拍賣,六十年代或再早期的卻沒有,因外國人對茅台的需求量低,經常尋寶成功。在他的收藏當中,最老的是一支1966年入樽的。他已成功找到66、67、68年入樽的茅台,卻依然沒找到自己出生年份1969年的茅台,「可能朋友都知我在找,有心將它們藏好,要不然我找了近五年怎麼沒有好消息。」
日菜茅台夜
地點:熊亭日本料理
每有飯局,吳永嘉都帶着他的茅台赴會,以為53度的烈酒與濃油赤醬的上海菜、京菜、浙菜是絕配?他卻喜歡以茅台配日本菜,「很多人都誤會日本菜過於清淡會被茅台嗆過,但有些較濃味的菜式如秋刀魚或池魚刺身、海膽壽司、鹽燒鯖魚都與茅台十分匹配。」一個夜晚,下班後,他和兩位同樣喜歡茅台的朋友到日本料理熊亭吃飯品酒。甫進門,店主已立即把他們的私家茅台酒杯拿出來。
吳永嘉對茅台鍾愛,甚至成立香港茅台之友會,定期安排同好到貴州仁懷縣茅台鎮參觀酒廠,又找製酒商為香港茅台之友會推出特別專用酒,這夜吳永嘉就帶來了這瓶品質相等於陳年50年的茅台之友會專用酒,以及一瓶他2010年購入、已陳年兩年多的「新酒」。吳永嘉像茅台導賞專員,分享多年所學的知識。在食物未上桌前,就將茅台之友會專用酒開瓶。
“分辨真假?飲是唯一的方法”
假酒猖獗,所有特別版的收藏酒、陳年酒都附上檢驗防偽商標的小電筒。透過小電筒可看到中文標籤會變色,亦會慢慢變成英文商標,但原來最重要是試酒。
吳:「時常有人問我如何分辨真假茅台,其實方法只有一個,亦是最痛苦的,就是飲下去。只有口感及after taste最真實。」
白:「茅台其實不是透明,而是帶微黃。現時顏色、香氣及酒體都可以做假。」
吳:「上年我再去茅台酒廠參觀,經多次游說後廠長讓我品嚐陳年60年以上的酒膽,原來微黃的茅台放得耐會變成青色。」
吳:「茅台廠的大門都是由武警駐守,管制十分嚴緊,很多區域都不准參觀及拍攝,我到過茅台廠房的發酵房參觀,會發現天花灰黑黑的霉菌。由於茅台近年求過於供,茅台廠面積未能負荷,他們曾試過轉到仁懷市其他地區設廠,將麴及水運到新廠房,但濕度不一樣所產的茅台味道始終有別於原址的生產,所以新廠房計劃只好擱置。」
陳:「酒瓶上所標示的年份是釀造年份?」
吳:「那是入樽年份。普通的茅台一般需時五年才能出廠;經歷兩年發酵,兩年在酲內陳年,一年在樽內陳年。而所謂的陳年酒一般分為15年、20年及50年,它們都是勾兌酒。即是利用該年份的陳年酒膽(又稱原酒)與新酒進行勾兌而成。」
“一酒值千金,滴滴都珍惜”
吳:「以前茅台不值錢,百多元就買到一瓶。現在變成貴價酒,53度的一公斤普通裝賣$3,888,陳年50年的酒更賣$99,800。連品牌出專用酒杯都由3錢3分一杯轉為2錢一杯。」
陳:「茅台酒體較厚會掛樽,我們習慣在結尾將酒瓶倒轉,半小時後又可多倒一杯出來。」
白:「新酒果然比較辛辣,但相比今年酒已醇得多。」
吳:「你試將茅台滴進雪糕處,味道立即不一樣,我最愛用茅台溝Baileys,又會用冬蟲草浸茅台補身。」
白:「我吃過最好、最驚喜的茅台入饌食品是上年霍啟剛及郭晶晶婚宴的茅台果凍。」
吳:「是我創作的。是我在2011年的茅台活動上設計過的菜式,其餘兩個是茅台乳鴿及茅台炒飯。」
“醉得快醒得快”
酒杯雖小但一杯接一杯,好快又把一瓶茅台幹掉了。
吳:「喝茅台要一下倒入喉頭,不經舌頭,酒香直入心肺。」
陳:「飲葡萄酒講究場合又講究配搭的食物,品酒時又要擺出酒知識豐富的樣子,個個都拘謹未能盡興。但飲茅台不同,一支酒可配搭一整夜的菜式,酒倒在專用小酒杯,一口氣豪邁地把它喝下,氣氛都特別熱鬧。」
白:「茅台快上腦,但亦好快醒。」
話未完,但見三人把空酒瓶都打爛,以為他們都醉了。
陳:「我們習慣將喝光的酒瓶帶走打碎,避免不法商人用舊酒瓶賣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