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10校網學額不足 <br>吳克儉叫港爸媽接受跨區

新學年10校網學額不足 
吳克儉叫港爸媽接受跨區

【本報訊】小一統一派位報名昨日截止。有嚴重「學額荒」的北區,一眾港爸、港媽表示不願意子女跨區上學,直指「單雙非」分薄資源;有內地媽媽則指港爸媽想法片面。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指,新學年有10個校網面臨學額不足的壓力,希望家長接受子女跨區上學。

為期兩日的小一統一派位報名昨日截止。北區有過百名家長昨日早上九時已到達統一派位中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門外「排長龍」,絕大部份來排隊的家長都是內地人,有港爸笑言「以為自己喺大陸」。

不少居住內地的家長,寧願子女跨境上學,也要他們來港讀書。
張志華攝

港媽:篩咗唔知去邊

育有兩子的北區港媽孟太表示,不希望兒子跨區上學。她批評,政府准許單非、雙非來港,對香港人所生的「香港仔」不公平,「搞到學額亂晒龍,派又亂龍」。她擔心長子未能升讀心儀的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香港人喺自己地方讀書都冇優勢、冇位,政府點鼓勵人生BB?」她又指「香港人篩咗去唔知邊度,大陸人嘅細路就有得讀(北區學校)」。來自內地的單非媽媽杜太,兒子是跨境學童,首選北區的馬錦燦紀念小學。她大讚兒子在港幼稚園表現卓越,一年便取得12張獎狀,「他這麼多獎,都沒加分,哪裏對香港人不公平?」她認為現派位制度是「絕對合理的競爭」,杜太的丈夫經優才計劃取得港人身份,而兒子算是「香港出生的香港人」,呼籲港人理性放遠目光。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新學年有10個校網面臨小一派位學額不足的壓力,其中北區較嚴重,他希望家長接受子女跨區上學。當局亦會呼籲跨境學童的家長,不要局限在北區選校,亦可以考慮元朗、屯門等區。他指出,當局正研究不同方式解決北區學額不足問題,例如增加小學收生人數、班數,又會增建課室等,預計9月前完成。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跨境學童每日花長時間來回學校及寓所,政府應考慮重開北區村校。

家長心聲

擔心跨區

港爸鄭先生:
咁大競爭,都擔心個女要跨區返學,派咗去天水圍或者屯門,搭個幾鐘車先去到。

港資源夠

雙非媽李小姐:
我認為香港資源足,單非、雙非來港應不會分薄香港學童資源,總之想個女派到心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