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手術死亡率上升,嚇怕病人。外科手術審核報告又揭露,各種手術病人的術後30日內死亡率(見另表),上年度以食道切除術的死亡率最高達6.2%,比對2010/11年度僅1%死亡率,增幅為5.2個百分點,遠高於該手術的國際指標,即平均約3%死亡率。
大增5.2個百分點待研究
報告顯示,上年度共有97名病人在公院接受食道切除術,其中6人死亡,手術死亡率為6.2%,屬過去四年新高。其次大型肝切除術的死亡率,由2010/11年度約1.1%增至2011/12年度的2.8%,即387名接受該手術的病人,有11人死亡。比率剛剛超出該手術的國際指標,即2.5%死亡率。胃切除術的死亡率為1.7%,輕微上升。
醫管局手術成效監察計劃總監袁維昌指食道切除術、肝切除術均為高風險手術,肝切除手術死亡率微升屬正常波動。至於食道切除術死亡率大增,原因有待研究。
外科專科醫生朱建華表示,手術成效及死亡率的高低,取決多個因素,包括醫療設備、手術儀器及主力操刀醫生的技術,他促當局應研究死亡率上升原因,若比率異常高於國際指標,應盡快檢討及改善。
曾中風、心臟病增風險
另一外科專科醫生林哲玄說,食道切除屬高風險手術,病人術後死亡的原因包括細菌感染等,若病人本身有其他疾病,如曾中風、有心臟病等,也影響術後死亡率,必須連同病情的嚴重程度、年齡或有否高風險因素一併作為手術死亡率的評估才合理,難斷定升幅是否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