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成立金融發展局是梁振英主政後的重頭戲,其實此舉甚有前特首董建華影子。董建華在199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翌年成立「香港金融研究中心」,邀請國際和本港專家學者,研究香港和亞洲區內的貨幣政策、銀行及金融相關課題,為金管局提供分析和建議,兩者的職能明顯重叠。
大同小異似「老翻」
雖然金發局主席查史美倫強調該局與金管局不同,不過金管局轄下的研究中心,聘有多位全職僱員,當中部份由金管局借調,又邀請了本地學者如陳坤耀等擔任顧問,主要研究全球不同地方的宏觀經濟形勢,評估國際和本地金融市場動向,以及對國際資金流向與本地金融體系的風險與穩定性進行監測。
同時,中心亦有定期舉辦研討會,目的是擴大香港與全球學術界、國際金融機構,及中央銀行之間的交流,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金發局目標大同小異。唯一與金發局不同的是,研究中心是一家股份制公司,財政司司長和金管局副總裁(貨幣)各持有一股,經費由外滙基金撥款,平均每年運作開支逾1,000萬元。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