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200多年的歷史,也是一部勾心鬥角和權鬥的歷史。
舞蹈員之間爭角色,是莫斯科大劇院芭蕾舞團的永恒主題,戲服藏針、在芭蕾舞鞋藏玻璃暗算對手的傳言不絕,亦試過在觀眾席藏鬧鐘,演出時響起打擊對手。舞蹈員之間鬥,觀眾也跟舞團鬥,1848年觀眾不滿舞團總監要情婦做當家舞蹈員,在她演出時掟死貓上台。
近代舞團的權力鬥爭,更涉及意識形態。1964年起牢控舞團30年的藝術總監格里戈羅維奇(Yuri Grigorovich),製作《胡桃夾子》、《斯巴達克斯》等芭蕾舞劇寶,但被指忠於共產主義多於藝術,選角用人唯親兼政治掛帥,藝術風格守舊,蘇聯解體後新晉舞蹈員群起反他,95年被時任總統葉利欽逼下台。
此後親格派和反格派鬥爭不斷,菲林接手前已換了五個藝術總監,舞團爭議風波不斷。2003年當家女舞蹈員沃洛奇科娃被辭退,指她109磅亦過重、難讓男舞蹈員抬起,引起官司。舞團總經理亞寧(Gennady Yanin)兩年前有望接任藝術總監之際,因有人在網上抹黑、廣傳疑似他的色情照片而辭職。
2004至08年舞團藝術總監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表示,菲林遇襲並非意外,「舞團有太多病,已成骯髒糞坑……舞團毫無道德,引致問題像雪球越滾越大」。
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