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美國血液學會年會,是全球血液科醫生的武林大會。同儕們聚首一堂,交流最新的知識和經驗,互相切磋學習。「舊雨新知」亦藉此機會聚一聚。
911後機場保安加強,我實在非常抗拒飛美國,但這會議仍有很大的吸引力。今年會議在南部的亞特蘭大巿舉行,同行有香港10多名血液科醫生;我們選擇了最理想的航班,在芝加哥轉機,但旅程仍需一整天時間。
會議第二天,我們6人相約到會議場地附近的著名餐廳「Legal Seafood」 一嘗美式海鮮。餐廳在一間酒店樓上,需乘升降機。那時客人稍多,出現小人龍。
升降機門打開,包括我們在內,共15人進入,剛好站滿整個升降機,沒有太多虛位。機門順利關上,升降機正常啟動。全機突然劇烈震動,並有異常響聲。升降機最後緩緩下墮,直抵槽底才停下來,我們嘗試打開機門,但不成功。
升降機內沒有警鐘按鈕,只有內線通話掣。我們告知情況,對方反問我們在甚麼地方!出乎意料之外,我們竟然成功使用手提電話,接通樓上餐廳求救。這時候,只好靜心等待救援。
升降機內仍有燈,但沒有抽氣扇。小密室內的氣溫漸漸上升,我們的身體需透過大量出汗降溫,空氣的氣味開始轉變。升降機內企滿人,有男有女;大家想脫下外衣,但有一定難度。這一刻,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麼近!
過了約20分鐘仍未見救援到場,有人開始感覺頭昏氣促,可能是氧氣不足,加上出汗後缺水,血壓偏低引致腦部稍微缺氧。這時大家仍然相對鎮定,保持沉默,但不知可以支持多久。我擔心若有人倒下應該如何急救!一位法籍男士說了一個笑話,但大家沒有甚麼反應、沒有笑聲,仍是一片沉默!
我們用電話追問餐廳職員,「有沒有找消防員救人?」他只回答說很快會有人到場,真氣人!最後升降機門終於打開,我們被困足足半小時。
我們吸了口新鮮空氣,決定按原定計劃吃海鮮。大家正處脫水狀態(dehydration),那一刻最想的是一大杯冰凍礦泉水!
養和醫院副院長梁憲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