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彈丸之地,資源有限,人口也有限,商家把目標顧客瞄向十幾億人口的大陸,本來無可厚非,問題是商家偏偏要把鋪頭設在香港,除了香港是免稅港之外,還因為商家清楚知道在潛規則盛行的地方做生意要承受的額外代價。而且同一隻牌子的商品,一旦在大陸售賣,很容易被人質疑為假貨。於是,香港人的悲劇出現了,租金不斷上漲,民生所需的小店一間一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化妝品店、金鋪、表店、藥房(且以賣奶粉為主)。這些牌子集體欺榨香港人,每一個在此生活的人都付出看不見的成本代價。說大陸人影響香港人民生絕不為過,惜鵪鶉政府視而不見。
台灣向大陸部分城巿開放自由行後,問題也漸漸浮現,旺季高峰期萬人湧入台灣,台灣當局不像香港政府那樣,看到的是「商機」,而是為遊客種類單一感到憂慮。陸客人數多質素劣,影響台灣人民生,為此,台灣當局有意將每日赴台的大陸遊客人數限制在四千,以提升觀光品質。
平心而論,大陸遊客去台灣,人數比來香港的少得多,對台灣人民生的影響也沒對香港人那麼大,但台灣當局已引起警惕。因為台灣政府是民選的,政府代表的是選民的意志。政治就是民生。香港人的悲劇,因為沒有選票,也因為仍有數量眾多的人自命清高,不關心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