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燦爛千陽 - 西西

蘋果樹下:燦爛千陽 - 西西

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畢竟是幸運的,他是阿富汗人,誕生在美麗的喀布爾,也就是十七世紀波斯詩人隆伊伯詩中描述的「數不盡隱身她牆後的燦爛千陽」的地方。十一歲時,胡賽尼隨著父親到了巴黎,因為父親被調派到駐法國的阿富汗大使館工作。蘇聯入侵阿國時,全家前往美國尋求政治庇護,最初領救濟金過活,然後父母都出外找到工作。而當年回國的使館職員大多遭殺害。軍閥割據、塔利班主政的年代,他都避過了,還可以讀書,在加州大學醫學系畢業。二十七年後胡賽尼回到家鄉,長年戰火,只見到處廢墟,同胞告訴他許多恐怖的往事。他開始寫作,把那些往事告訴我們。
他的第一本書是《追風箏的孩子》,已拍成電影,在中國新疆喀什取景。第二本書才是《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也是以喀布爾為背景。這次寫的不是孩童深刻的友誼、分離和背叛,而是被命運牽在一起無法分離的女子。兩個女子都住進喀布爾瑪桑區的一座小房子裡。房子是不錯的,屋前有個小院子,一邊是水井,一邊是廁所,還有工具房和腳踏車。屋子有二層,樓下是客廳和廚房,樓上是兩間卧室。但屋子的主人卻是個模樣像肥豬臉面如獵犬的鞋匠,兩個女子都是他的妻子。第一個出嫁時才十五歲,本是富商的私生女,受排斥在鄉間的私生女,以為可以住進豪宅,結果被送嫁出去打發掉。第二個嫁入時只十四歲,生長在中產之家,可以上學讀書,然而戰亂發生,家破了,父母雙亡。她被鞋匠救回家,前路茫茫,不得不嫁給已六十歲的唯一願意收養她的男人,因為她懷孕了。兩個本來敵對的女子,受到丈夫的拳打腳踢,欺凌虐待,終於聯合起來反抗,爭取自由。
閱讀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認識別的國家。《燦爛千陽》寫出戰爭的可怕、許多婦女仍過著奴隸的生活。沒有男人陪同,女子不可單獨上街,出外則必需從頭到腳遮蓋。我旅行伊朗時曾探訪導遊的家庭,詢問他的太太,那種只露出眼睛的黑衫,在夏天時怎樣。熱極了,她答。書中還寫了許多阿富汗生活的細節:街角的大烘餅爐、城中的澡堂、孤兒院、監獄、死刑等。當然還有自然風景,例如巴米揚大佛,原來有如四川樂山大佛的古跡,座落在巴米揚峽谷的山邊,遍佈山洞,內刻佛像,大佛就站立在最大的山洞裡。山不高,也一如樂山大佛,有小路通上山頂,不過現在已封閉了,因為大佛在二○○一年被塔利班炸毀,電視新聞轉播過。
福樓拜曾經說過:構成項鏈的不是珍珠,而是穿過它們的那條線。胡賽尼這條項鏈怎麼樣?他採到了寶貴的珍珠,大珠小珠都眩目動人,那條把珍珠穿起來的線卻時緊時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