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br>失明少女挑戰普京大帝 - 盧峯

國際Z世代︰
失明少女挑戰普京大帝 - 盧峯

俄羅斯失明女童挑戰總統普京領養五至十個有關先天性疾病孤兒的事件如何結局還未知道。強人普京向來容不下異見,受不了人家挑戰他的權威。這位叫Natasha的失明女孩居然夠膽反對他一手推動的禁止美國家庭領養俄羅斯孤兒法案極可能令他「龍顏大怒」,Natasha及她的家人大有可能要吃苦頭,或至少要封口一段長時間。據傳媒報道,她的父親已被要求不要跟傳媒接觸。只有期望普京不要把他的鐵拳擊在女孩及家人身上吧!
失明女孩反對普京的法案不是因為她不愛國,也不是因為她對普京有意見,而是因為她比高高在上的普京更了解殘疾及有特殊需要孤兒在俄羅斯的處境非常困難。社會根木沒有資源照顧他們,千瘡百孔的醫療體系根本不把他們當是人。說得坦白點,這些有特殊需要的孤兒大有可能連長大成人的機會也被剝奪。只有得到外國家庭包括美國、歐洲家庭收養,這些不幸的兒童才有機會過正常生活。現在,普京為了報復美國而禁止美國家庭收養俄羅斯孤兒,還不是間接把一些不幸的孩子推上絕路嗎?

說到這裏可以分享一位朋友的經驗。他在香港「母親的抉擇」的宿舍做義工,負責照顧一些被遺棄而身體有特殊需要或殘障的小孩,陪他們玩玩,餵他們吃東西等。每過一陣子,有些小孩就會被海外家庭特別是美國家庭領養,可以過新生活,可以有個家,留下來的孩子則要繼續等待人家收養。若果孩子過了某個年歲還沒有人收養(通常是有嚴重疾患的),他便要離開「母親的抉擇」宿舍,進入政府院舍,並只能長期留在院舍中。
跟俄羅斯相比,香港不管是人均富裕程度或醫療體系都好得多,可是香港的孤兒特別是有特殊需要如自閉、弱智或有先天性疾患的孩子還得靠美國家庭收養才有望過正常家庭生活。普京斷然阻止美國家庭收養俄羅斯孤兒,他們的處境將會越來越壞,越會越來越絕望。
美國當然有千般不是,很多國家包括重新崛起的俄羅斯對美國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不以為然,但美國民眾的善心及善意還是值得欣賞的,還是為很多不幸兒童帶來希望及好處的。普京若果真的要跟美國爭一日長短,他不應拿自己最弱勢的人民當注碼。相反,他應當像政治哲學家John Rawls所說那樣致力改善國內最弱勢、最需要救助民眾的處境。這樣做比發展甚麼新武器或擁有多少外滙儲備更能展示俄國的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