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3月在第11屆全國人大會議上,突然宣佈放棄保八,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目標八年來首次定在7.5%,市場最初雖然意外,但仍深信是中央過份保守,增長實質可超過8%。可惜,最終結果是硬着陸憂慮來襲,中國今天公佈的去年GDP,不保八但達標,幾毋容置疑。
高盛 滙豐 加入唱好
展望今年,市場普遍相信中國經濟增長連續七季放緩的局面,已在去年底扭轉,2013年將為增長反彈的一年,不過全年最終是保八不保八,則見分歧。大力唱好經濟可企穩8%以上者包括多個星級分析員,如德銀馬駿、瑞銀汪濤、瑞信陶冬及摩通李晶等,大行高盛及滙豐等亦加入唱好行列,星展梁兆基更直指增長可高達9%。
不過,唱反調者亦不少,景順首席經濟師祈連活相信增長只會有7.6%、花旗亦只估7.8%,內地看淡分析更不勝枚舉。各自表述情況甚至出現在中央當局,新華網上周引述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估計,今年GDP增長僅為7.5%,但社科院早前發表的2013年《世界經濟黃皮書》卻認為增長可達8.2%。
增長須由消費帶動
即使中國早棄保八,惟不少外資基金經理仍視這一條臨界線為部署中國投資比例的風向標,8%的執着纏繞未散。
但現實是,今年中國步入改革年,中央不再首重於經濟增長的取態會更加明顯,國家主席胡錦濤去年底提出的2020年GDP較2010年翻一番的雄圖,背後實際是反映餘下每年增長只需約6.8%。
事實上,7%增長在全球已屬罕見,而中央顯然所希望看到的,是增長的高質素、而不是高單位數,若增長僅由火熱的內房及大力泵水的基建所支撐,絕非一個國家可持續拓展的良方,以人為發展重心亦是新政權核心今年的重任,增長要轉由消費帶動早已為大趨勢。正如候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月所言,「如果GDP無法讓群眾收入上升,那增速再高也是自拉自唱。」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