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梁10招增加短中期房屋土地供應,料七年內提供約12.87萬個單位。但前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分析指,梁10招需經過漫長的諮詢程序,包括城規會、區議會等,質疑現屆政府未能百分百達標。新措施無力遏止樓市升溫,更掀起全城業主加價潮,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指,政府無「魔術棒」令樓價即時下跌,稱有需要會推相應措施。
今年施政報告主打房屋政策,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舉行聯合記者會。張炳良承認,現時樓價高、需求多,長遠房屋供應短缺,政府將加大力度增建公屋,維持平均三年可上樓指標。他又指到2018年才可每年建兩萬公屋,因建屋有既定流程,需時數年,會盡量縮短建屋流程。
陳茂波透露,會把原放在勾地表的將軍澳65C2區一幅住宅用地剔走,改為興建1,000個居屋單位,該地皮值28億元。施政報告隻字不提丁屋政策,陳指該政策實行逾40年,檢討時涉及法律、規劃及利益,但處理丁屋問題仍在工作日程表上。而政府將4幅土地交由單一發展商發展提供基建等設施,陳否認利益輸送,強調過去已有先例。
涉漫長諮詢程序
政府提出10招覓地建屋,前地政總署署長劉勵超昨稱,不相信現屆政府能百分百落實目標。他解釋,梁10招中大部份措施需時長,又涉漫長諮詢程序,「你諮詢區議會嗰度同你拖吓,嗰度時間冇得計,冇法定時限」。根據現行規劃程序,土地更改用途政府要先刊憲,然後諮詢區議會,又要到城規會「闖關」及諮詢,最後才交給行政會議拍板。劉勵超又質疑更改綠化地帶用途,環保人士勢必反對,「我唔知佢綠化地帶有冇一單成功嘅例子,咁如果有人反對2017年仲得唔得呢?」
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指,五年內建屋量仍可增加,包括將啟德低密度豪宅轉為公屋,料可提供一萬個單位;現有391公頃住宅用地是「熟地」,定期賣地興建公私營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