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梁振英在教育政策上「全面撤退」,我們對他完全死心,倒梁的信念更強。反國教運動衍生多個教育議題,包括加強公民教育及讓學生參與制訂政策,但梁全交白卷。施政報告竟然指教育持份者要「休養生息」,但政府遲遲不推小班教學,老師何來喘息空間?
董建華搞副學士,曾蔭權推12年免費教育,姑勿論成效為何,總算有實質政策推出,惟梁振英擺出一副「等死」、「唔想做」的模樣,教育藍圖欠奉,意味着香港未來五年的教育政策將一潭死水。香港一直被邊緣化,正正因為教育制度沒作適時改革。他吹噓本港小四生閱讀能力全球第一,但香港專上學位不足,這些同學長大了還不是要爭學位?對他們公平嗎?十五年免費教育、增加專上學位這類沒爭議的政策都不做,梁振英對得住學生、家長和老師嗎?
張秀賢
學民思潮發言人
對施政報告評分0分(滿分為100分)
教育文化施政重點
•於13至14學年提供25萬元或以下津貼予幼稚園改善環境
•將下學年資助中小學學習的支援津貼上限提升至150萬元
•於16至17學年,資助中小學推行「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加強少數族裔中文學習支援
•培育本地電影製作人,推出「首部劇情電影計劃」,資助大專組兩勝出組別各200萬元,專業組則獲400萬元拍攝一套電影
資料來源:施政報告
教育政策拖數清單
•政綱指盡快推15年免費教育,施政報告只稱成立委員會研究免費幼稚園教育可行性
•曾承諾解決雙非童對學額的影響,施政報告卻稱「要處理好約20萬名雙非嬰孩後續影響」
•政綱指梁振英計劃增加國際學校學額,提出短期方案,但施政報告無提及
•施政報告未按政綱所指規劃大學生宿位、大學配對基金或私立大學等政策
•政綱預告將提出減低出版教科書成本的方案,施政報告未有提及
資料來源:梁振英政綱及施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