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照顧一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很不容易,由起居飲食,以至帶他們上學和參加不同訓練,費了不少心力,若還要照顧其他子女,很容易有顧此失彼的情況,忽略其他子女的感受。
不少家長也會訴苦,他們的「苦」不一定是由於照顧特殊需要的孩子而來,反而是因其他家庭成員,特別是兄弟姊妹之間爭寵、呷醋及性情改變等。曾認識一個家庭,因弟弟不滿媽媽常常只顧着帶患有自閉症的哥哥外出訓練,而冷落了他。他一方面覺得媽媽偏心,同時因妒忌哥哥而不睬不理他。直至學校老師反映,弟弟的性情有變,行為偏激,媽媽才驚覺事態嚴重。
要改善彼此的關係,父母首先要了解其他子女的心情,並教導他們要學習體諒及接納,儘管孩子年紀尚小,未必能完全理解,但父母也要盡其所能,讓子女明白並無偏心,或是因為做錯事而不受爸媽疼愛。此外,要安排單獨的親子時間,讓健康正常的子女也可一對一與父母相處,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如玩遊戲、打球、說故事等,讓彼此都能享受這時光。
要盡情投入親子時間
父母要明白自己的限制,與子女單獨相處時,應減少其他事務的干擾,與孩子相處時間不需很長,但要盡情投入,以質代替量,給予子女關愛。此外,也應鼓勵子女從小參與其他兄弟姊妹的活動,既可促進了解,建立手足情,同時也能增加生活體驗,擴闊社交圈子,讓他們認識到社會上有不同需要的人,學懂珍惜與欣賞家人。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