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嘆慢板】施政報告塵埃落定,房策內容針對中長線房屋供應,短期內並冇新招,市民期望政府推冧樓價上車希望幻滅,發展商賣樓又再「嘆慢板」不急賣。
施政報告昨日出爐,未有就房屋供應緊張即時提出紓解措施,相信發展商會趁市道轉趨明朗,陸續展開今年賣樓大計,不過,市場預期新盤市場不會一下子傾巢而出,推售單位將以「唧牙膏」方式開賣。
營造貨量少 客求貨
市場存在住屋需求,發展商有貨在手,慢慢出貨。如現時銷售中的將軍澳天晉2期,項目去年7月已取得預售樓花同意紙,發展商本月才開賣,每次推售單位20餘至50餘個不等,營造貨量不多,「客求貨」的搶貨現象。加上地產商就政府去年10月新設的買家印花稅BSD措施存在意見分歧,並草擬意見書向政府反映意見,不排除BSD問題未達共識前,發展商以緩慢賣樓以作回應。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全球實施量寬政策,資金難免湧入樓市,政府卻以長遠房屋供應抵擋資金洪流,乃緩不濟急之策。不過,政府自2011年開始加快批出私人住宅土地,每年批地可建私樓2萬伙。可以在2016年達到每年私樓落成量2萬個,這批新供應最快可在明年進行預售樓花。假若政府考慮放寬預售遠期樓花,可望提前至今年應市,紓解一手樓「慢慢唧」的賣樓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