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Paradise:<br>美股牛市一味靠借 - 許沂光

Project Paradise:
美股牛市一味靠借 - 許沂光

道指在1982年的低位770起步,2007年10月11日升至歷史高峯14198,爆升了逾17倍。此外,由2009年金融海嘯低位6470起計,道指最高升至2012年10月5日的13661,累積升幅也達到111%。兩段牛市實際上是借回來的。1980年至今美國GDP及信貸市場總債務的走勢是最好的證據(見圖一)。由於總債務狂升,銀行是最受惠的行業,但2007年金融風暴爆發後,金融業好景不再,目前仍處於療理傷口的階段。美股上升,普羅大眾並沒有得到好處,現時每6.5個美國人便有一個人依賴糧票(food stamps)過活。

QE令貧富懸殊加劇

德國情況與美國沒有分別。攤開德國DAX指數的月線圖,可以看到DAX指數由2009年3月的3589回升,2013年1月2日最高見7789,由低位上升了117%。2012年6月開始,更連續上升了八個月,視歐債危機如無物(見圖二)。歐洲央行印鈔解困製造歐洲股市的泡沫,但實際經濟並沒有好轉,根據最新公佈的資料,歐元區國家失業率高企,平均失業率為11.8%,創歷史新高。西班牙及希臘的青年失業率更高於50%,觸目驚心(見圖三)。德國股市步步高升,但與經濟實況背道而馳。歐元區國家經濟疲弱,德國股市升勢恐怕不能持久。
歸根究底,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英國央行都以量化寬鬆政策(QE)企圖刺激經濟及通脹。為甚麼上述央行都採納同一政策?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1979年在麻省理工(MIT)取得博士學位;英國央行行長Mervyn King在1983至84年間是麻省理工的客席教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1977年在麻省理工取得博士學位;以色列央行行長費沙則於1973至94年在麻省理工擔任教授。總而言之,美國、歐洲以至英國央行行長一脈相承,都企圖利用QE挽救經濟。
總結:歐美已發展國家負債過多,QE只能推高資產價值,實體經濟並無得益。QE造成貧富更加懸殊,恐怕導致社會動盪,股市升勢不能持久。
免責聲明:以上分析,只供參考,投資買賣,必須審慎。

許沂光
圖表分析員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