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輪候冊突破20萬大關,創歷史新高,但梁振英首份施政報告指,未來5年平均每年只維持興建約1.5萬個新公屋單位,要等到2018年起的5年內,公屋建屋量才達至每年兩萬個。梁振英並無兌現競選時的承諾:未來5年合共7.5萬個單位,將其中約3.5萬間提前一年落成。
施政報告提到,將檢討加快興建公屋的進度、增加地積比率,以及檢視舊屋邨重建潛力。政府還將毗鄰沙頭角邨的順興街地皮,交由房協興建約300個公屋單位,房屋署也會加強取締濫用公屋;至於社會有意見認為要重推「首次置業貸款計劃」,消息人士指,計劃至今政府仍承擔約4.9億元壞賬,加上現時樓市供應緊張,任何貸款或資助都會推高樓價,令置業者得不償失,故當局不打算重推計劃。
「窮人就搬去大西北」
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聯絡人陳凱姿怒轟特首「完全冇料到」,「2018年開始每年兩萬個公屋,有老人家話到時唔知仲喺唔喺度,點信政府有心解決劏房戶需求?」她又指梁側重炒賣,在職居民要遷至沙頭角,「本末倒置,前北角邨同何文田邨又唔起番公屋但起豪宅,窮人就搬去大西北食西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