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中華肝吸蟲專侵襲膽管及肝臟,嚴重可致患者敗血症死亡。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說,30、40年前感染個案較多,患者多數是新移民,估計與不注重飲食衞生有關,尤其廣東人愛吃的生滾鯇魚粥更是高危,但近年的病例明顯減少。
塞膽管引致急性膽管炎
中華肝吸蟲多寄生於淡水魚,超過100種淡水魚帶有此寄生蟲,其他動物如豬、牛等的內臟,也有機會帶有此寄生蟲。市民若進食未煮熟的淡水魚,或豬肝、豬腰等動物內臟有感染風險,「廣東人鍾意食鯇魚粥,用熱粥淋一淋,根本殺唔到肝吸蟲」。
他指,中華肝吸蟲會經胃部、十二指腸,走入膽管及肝臟繁殖,由幼蟲變成蟲,然後堵塞膽管,引致急性膽管炎,嚴重可致細菌入侵及敗血症,曾有病人的膽管寄生逾百條肝吸蟲;藏在肝臟的肝吸蟲也可致肝癌,但肝吸蟲刺激血液的細胞反應病例較罕見。
瑪麗醫院每年也有接獲中華肝吸蟲的零星個案,多引起肝膽疾病求醫,也有部份病人的大便樣本驗出蟲卵。他建議當局加強檢疫魚場,預防魚類帶蟲;市民吃魚片、豬肝等高危食物,須徹底煮熟。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