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籃地北:66場就啱數 - 仙道彬

天籃地北:66場就啱數 - 仙道彬

擁有太多,自然不會珍惜。復刻的球鞋如是,大不如前的NBA比賽亦如是。

NBA的比賽是否太多了?若你問聯盟總裁史坦,他肯定大搖其頭,堅持82場自有其理據。可是現實點看賽程安排,82場只會令大部份球隊「揀波打」:在球季早段未盡全力,在季中的「背靠背」比賽收起主力,在季尾種籽排名已定下,則半力出擊;作為球迷看着越來越多的直播,比賽水準卻遠不如昔日燦爛,實與趕客無異。

上季NBA幾乎封館,結果在聖誕節重開,全季只打了66場。今年初,不少教練或球員都認為,如全季只打66場,對球員或球迷都是好事;塞爾特人教練李華士就說:「如用82場的賽期,只打66場比賽,那簡直是太完美了!」

簡單計算,上個縮水球季在124天入面打了66場波,即平均1.88日就有一場比賽;而正常球季則大約是168天打82場比賽,即每隔2.04天一場比賽。

那全季只打66場波又如何?若168天只打66場的話,那就是每2.55日才一場波,如此安排,相信每支球隊,都有更充足體力,更好的表現,來娛樂球迷;也不會發生如馬刺盡收主力,結果被罰款並告上法庭等「慘事」。最重要是頻密的比賽,令球員更易受傷,復出後也極易舊患復發:球星如戴歷路斯、盧比奧、格蘭加、懷特侯活和路夫等,在IL(傷兵名單)多過落場比賽,勒邦占士和拜恩則是長年累月帶傷上陣,這樣下去,比賽怎會好看。

更改賽程,影響極大,球員薪金,直播安排等都要推倒重來,既然史坦將退休,新的總裁阿當施華(Adam Silver)可會有魄力救NBA於水深火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