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心台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 心台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最新民調顯示,無論是房屋問題、醫療問題、社會福利或是經濟發展等公共議題,均有接近九成的民眾認為「非常需要」或「幾需要」進行處理。然而,對於政制發展問題,則只有六成四的民眾這樣認為。
對經濟民生的高度重視卻對政制問題漠不關心,這樣的反差顯示香港仍舊是一個民智未開的社會。人們未能看出或者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一個事實:當今香港之所以飽受房屋、醫療、社會福利或是經濟發展問題的困擾,其真正癥結就在於政治體制。相反,人們假若期望優先解決經濟民生問題之後,再假以時日處理政制發展問題,則實在是倒因為果、捨本逐末。
政制好比是鐵路,經濟民生利益好比是火車,如果路軌沒有鋪好,那麼就算我們在路邊等上一個世紀,火車亦永遠不會到來。政制發展關係到公共決策權力的分配,實則就是社會利益的分配,正如軌道決定火車的走向。在一個民主制度不完善的社會中,既得利益者成為權力的壟斷者,其他人莫敢問津。即使讓堯舜禹湯擔任特首,但只要觸動大孖沙們的絲毫利益,那麼再好的利民政策亦會觸礁。政制一日未變革,民眾就一日未能充權,纏繞着這個社會的諸多問題一日不會獲得解決。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就算九成民眾不斷遭受房屋、醫療、社會福利問題的折磨,但是,在既得利益者及其作為代理者的政府眼中,這些問題根本就是不存在的,相反他們更是樂在其中,希望他們主動設法解決更是天方夜譚。按照馬克思主義或者鄧小平理論那一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要經濟搞得好,政治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然而,香港顯然就是一個反例,經濟的繁榮並未帶來政治問題的自動消除,甚至,政制如今已經成為經濟民生發展的一大障礙。香港大眾如果不認清這一事實,而繼續單單聚焦在後者之上,那麼就變成「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心台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