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企複製意見支持限查冊 <br>諮詢過程疑點重重 未反映社會聲音

巨企複製意見支持限查冊 
諮詢過程疑點重重 未反映社會聲音

【惡法阻查冊】
【本報訊】政府修改《公司條例》限制公眾查冊,諮詢過程疑點重重。本報發現有上市公司商會向會員提供樣板「參考」答案,供包括恒基、合和等上市公司複製向政府表達。不過持反對意見、會員數以萬計的會計師公會和工會,就只被政府當作幾份意見。有議員認為,諮詢未能反映社會的真正聲音。
記者:林偉聰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09年底為《公司條例草案》的擬稿進行第一期諮詢,獲164份意見書回覆。由於觸發修例的是當年電訊盈科的私有化涉「種票」風波,諮詢焦點集中在造成種票漏洞、俗稱「數人頭」的人數驗證,僅68份意見書有回應董事資料披露問題,當中約40多份贊成限制公眾查閱。
記者翻看68份意見書,發現香港上市公司商會和包括恒基地產、合和實業、中國中鐵股份等多家大型上市公司所提交的意見書,除了公司名稱不同外,行文用字和格式都幾乎一模一樣,同樣表明反對公司申報表繼續披露董事的住址、建議採用英國模式處理申報地址、和贊成在公眾查閱的申報表上遮蓋部份身份證號碼。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會員包括近200間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上述公司均是其會員。記者向商會查詢,發言人否認是向會員公司發放樣板答案,但他指諮詢由商會內的財經事務及監管政策委員會負責,草擬好的意見供所有會員公司傳閱,「如果你同意個意見,可以作為參考」。

反對修法意見只當少數

業界商會發動會員提交意見,大集團如和黃亦動員旗下公司「供應」同一意見,立法會議員梁繼昌指諮詢未必能反映社會對議題的真正取態。他指反對限制的會計師公會有3萬多會員,但都被政府當作一個回覆;連同同樣反對的大律師公會和其他工會組織,都只當幾份意見計算,「點都唔夠啲公司多啦!」
不過,並非所有上市公司都一面倒贊成限制查冊。中電就在意見書中表明反對容許董事以通訊地址代替住址申報,認為以通訊地址接觸董事未必有效,而且擔任董事屬個人選擇,董事以有限責任賺取盈利同時,應負起提供透明度的責任。滙豐亦指香港未見濫用地址情況,建議除非能證明有特別保密需要,否則應繼續申報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