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主席:寫在施政報告前 - 盧先亞

好不主席:寫在施政報告前 - 盧先亞

「行騙長官」將於今天稍後時間宣讀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對於這份遲來的功課,他前天在其網誌上表示,將交代現屆政府對經濟、房屋、貧窮、安老與環保等範疇的想法及建議,會「有膽有識有目標有規劃有步驟的去做,無論需要多長時間,我們都唔會放軟手腳……」。講到好似要乜有乜,仲係好有「誠意」咁去落實,當然民眾豈可輕信或抱有期望,因為一個誠信闕如的人,根本就冇乜credit去兌現承諾,奢談「誠意」。不過「賊喊捉賊」仍面容不改,若論「膽識」,倒不是吹的。

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剛剛完成的調查顯示,竟有超過九成受訪者仍期望施政報告可處理房屋問題。足見安居對於香港市民,始終是民生的頭等大事,CY若真有能耐在糾結的房屋政策和交纏的地產利益中,殺出一條血路,往後幾年或尚有一線生機。不過,昨天已經寫過,適得其反的計劃(白表優化計劃)和早前所謂的辣招(BSD和SSD),市場早已完成消化,樓價且升且有,奈之若何。成日標榜自己對香港房屋幾有研究同滿腹大計嘅CY,如果真有甚麼板斧的話,還請使出渾身解數,盡展看家本領,叫我們開開眼界。
至於市民其他的關注點,離不開民生議題,不過政府若以為只要稍事安頓好民眾的「衣食住行」,社會就能得享太平,未免錯判形勢。事實上,回歸以來,香港出現的變化有目共睹,而且不只在於表面,也在於骨裏。我們既要確保生活的質素不會與時並退,亦應重視所謂的「核心價值」所在。

深層次矛盾難解決

這些不能果腹的「非物質需求」,或動用財政儲備都解決不了的「心理問題」,正正就是「深層次矛盾」的由來。所以調查中有接近三分之二人表示,政制發展亦應是報告中的政策重點。對於經常強調市民只是期望政府做(民生)實事,刻意迴避政治、法治、管治這些訴求的長官,合該認清事實。
又或他們亦知大多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政府的所作所為心知肚明,為求港人甘於隻眼開隻眼閉,才以派糖手段籠絡民心;以小恩小惠換取支持。可惜過去幾年,政府豪掟過千億,推行一次又一次的「一次性」紓困措施,社會未臻和諧,卻越見撕裂。而受眾連「唔該」都冇聲!今日又看施政報告會否重蹈覆轍,再次捉蟲。

盧先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