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持續多日的霧霾天氣,北京、河北石家莊和山東濟南等地首次啟動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環保局責令全市冶金、化工和建材等行業停產減排。亞行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的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基於疾病成本估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中國2011年的GDP高達47萬億元人民幣。
北京企業停產
截至周日(13日)晚,北京已有58家企業停產,54家企業減少30%污染排放,28家施工地盤停止土石方作業。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承認,今次空氣質量嚴重超標,污染濃度極高,為近年所罕見,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污染排放量大,他說:「燃煤、機動車、工業及揚塵是造成本次污染的根本原因。」河北石家莊市也推出九條強制應對措施,涉及建設、城管、交通和教育部門,其中包括停用30%公務車輛。
另據日本《外交官》雜誌的評論文章指出,籠罩北京久不散去的霧霾將考驗當局能否建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否則,中國將為不惜代價追求GDP增長而付上經濟增長放緩的慘痛代價。
文章引述權威數據顯示,在全球環境績效指數排行中,中國位居132個國家中的第116位;自2007年起,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2008年,中國污染和環境退化所帶來的消耗佔到國民收入的10.51%。
《北京商報》/日本《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