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短期見頂 - 利世民

利字當頭:短期見頂 - 利世民

不用擔心,甚麼技術走勢分析,不是我那杯茶。價格甚麼時候是頂,甚麼時候是底,就算是事後也不好說。
我說見頂的,是那不爭氣的美國國債上限。不過,不打緊,美國國會也幾乎肯定會將上限提高,像上次,以及再之前的73次一樣。財政懸崖,已經反映了共和黨跟奧巴馬,以及古今中外所有政客,都不會處理政府債務問題;尤其是當投票的是當代人,還債的卻是下一代。
上次國債上限辯論之後,大家記得發生甚麼事嗎?當時評級機構警告,要是美國政府拖延處理債務問題,便會歷史性失去最高評級。結果,評級機構真的將美國政府評級下調,世界依舊如常。
之後不久,聯儲局便推出了OT2(扭曲操作)。說OT2沒有用嘛?OT2期間,S&P 500最多升了近24%。
今次再提高國債上限,意義又是甚麼?再沒有評級機構的警告,伯南克也事先張揚,買債會維持下去。事實上,近幾年國債幾乎都只由央行獨攬。換言之,全世界人經持有的鈔票,由央行代為支付政府開支,應驗了Money is Debt的講法。
所以,甚麼債息也不反映任何基礎因素。像日本,國債債息全球最低,反映甚麼?反映日本央行買日本國債的決心嗎?我肯定各國央行買債的決心也差不多,早前聯儲局的「反對聲音」,只可以說「耳聽信三分」。
我仍然相信,長遠美國債務的解決方法,也只有掩眼法。時間拖的越長,問題就不再是問題,是常態。人,只要接受了某種結局的必然性,就不會慌張。處理國債上限的方法也是一樣,奧巴馬政府這次,應該無驚無險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