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政府強推政策時懶理諮詢,惹來民怨載道。近日政府建議將軍澳─藍田隧道通過茶果嶺村中央,又提出把茶果嶺高嶺土石礦場連山墳土地興建住宅,令茶果嶺村面臨「劏村」及「拆墳建屋」兩大劫數。九代植根於茶果嶺的茶果嶺鄉民聯誼會首總理邱東表示,有關計劃令其家園被毀及200年祖墳被拆,如政府一意孤行,「恐怕有流血事件發生」! 記者:吳淑義
「我叫邱東,今年67歲,老太公喺清朝,即300年前已經住喺茶果嶺村,我係第七代,仲有三個仔女同四個孫,即係九代人都住呢條村。家族係村內地主,我住緊間屋有3,000幾呎,住咗大約10個人,另外仲有10幾間房同10幾間屋收租,有啲喺度住咗幾代,我好體貼啲租客,收番買餸錢就算,一間屋都係收幾百蚊租,唔捨得加租。
我好鍾意呢條村,細路時對住個海,可以摸蜆捉蟹叉魚,淨係玩海都有排玩。印象最深刻係每年天后誕,非常喜慶,有舞獅舞龍飄色巡遊,仲做大戲,所有喺外國嘅同村姊妹都返嚟。
祖墳風水保全家
呢度整體治安好好,只有少數癮君子偷雞摸鴨,而1940年代,政府派咗十幾枝槍畀我哋茶果嶺自衞隊,因為嗰時冇警力,靠我哋自己去維持治安,自此冇人敢嚟犯案,直到六、七十年代,政府就逐家去收番啲槍。
我太公係佳利石礦場公司嘅大股東,當年負責開採高嶺土礦場,掘出嘅花崗岩原先交去西環碼頭同雞籠環起石壆,後來就用嚟起舊立法會大樓,仲有虎門炮台、廣州騎樓石料,連廣州一德路天主堂都係用呢度嘅石。當年石材要人手鑿出嚟,我哋請咗600幾個工人,佢哋每年返鄉下兩次,當年治安唔好,沿途要有人押糧,即係由鑣師陀匕首保護佢哋返鄉下。
眼前呢座墳有200幾年歷史,係第二代大太公親手做畀孫仔嘅,全部石係就地取材,呢度風水名叫『絲線吊金鐘』,因為位置向正金鐘兵房,以前海軍總部。起咗祖墳之後家族安逸又平穩,子孫個個搵到食,個個讀到書。
「連假諮詢都冇」
我後生時做建築判頭,𠵱家退咗休,仔女學有所成做其他行業。政府話要喺高嶺土起屋,但完全冇諮詢過村民,有個祖墳喺度,但係連假諮詢都冇做過。官地還官地,睇邊個嚟先囉,我先過你㗎,否則點解有私家地?我哋(原居民)有殯葬權喎,可以畜牧,可以上嚟斬樹燒柴,呢啲係我哋原居民利益,要坐底慢慢講,唔係問都唔問就拆墳。
我哋幾代人住喺度,真正吾鄉吾土濃情,呢個祖墳足以影響我嘅家族嘅平安,錢好閒,最緊要保到平安,最好唔好拆。如果政府一意孤行,我哋不惜任何代價,或者發生流血事件都有㗎。
將藍隧道對茶果嶺村影響最多,又係冇諮詢,佢喺我後面開工,我啲家人俾佢搞得慘呀,間屋俾佢拆梗,連根都掹起,即係趕盡殺絕,冇辦法啦,官逼民反呀。」
起將藍隧道 茶果嶺村遭一刀兩斷
「高嶺土石礦場係咪一定要起樓?有冇其他更可行方案?點解之前冇諮詢,又冇人同村民傾?」茶果嶺鄉民聯誼會總理關先生表示,政府擬在茶果嶺村大興土木,惹來村民強烈反彈,上周二觀塘區議會開會討論時,逾600名村民到場抗議。
關先生認為茶果嶺靠近郵輪碼頭,有條件發展旅遊項目,「遊客去鯉魚門食完海鮮,可以去天后廟同多仔石,唔一定要起樓」。
古墳申請古蹟文物
村內的邱氏古墳已有200多年歷史,村民數月前已研究是否有條件列作古蹟文物,「今次事件促進咗申請,未來一兩個月會諮詢專業意見」。
政府擬興建將軍澳─藍田隧道時在茶果嶺村中央通過,形同「劏村」,關先生指逾九成村民反對方案,但有關意見在政府報告中「被失蹤」,「風水角度嚟講,條路中間過係一刀兩斷,等於村毀人亡,村民當然會反對。」
關先生聲稱村民是支持政府發展,又指特首梁振英參選前曾探訪過茶果嶺村,聽取村民對重建方案的意見,但村內寮屋太多,暫未有任何定案。目前村民希望政府能作全面諮詢,避免強推「劏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