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兩大教科書出版商昨聯合發放新聞稿,建議政府設立「臨時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監管現時電子教材中被植入廣告、質素參差的問題。不過,有議員擔心設立書目表制度對書商有利,電子教材全面推行的早期,書商或再現壟斷現象。
現時書商所出版的教科書及教材,會依照教育局訂立的課程指引而編寫,然後送交教育局作內容的審核,稱為「送審」制度,通過送審制度的教科書才被納入教育局的「適用書目表」中,作為認可的教材。
書商稱關注植入式廣告
中英文教出版事業協會及香港教育出版商會兩大本港教科書商,昨日發新聞稿,指關注近日有媒體揭發幼稚園電子用書,被贊助商植入式廣告「洗腦」,文法及資料質素欠佳,建議政府應成立「臨時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採取類似印刷本教科書的送審制度,加強監管。在新聞稿末段,強調現有教科書已有電子版本,符合教育局的要求。
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教科書商早年已研發電子教材配合教科書,內容經過送審,一旦開設「臨時電子教科書適用書目表」,必定有優勢,若市場仍然和紙本教科書一樣,由主流教科書商所佔有,或產生寡頭壟斷的問題,他建議教局應設規管措施,並需留意壟斷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