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如果在QE3出台後持有重貨,包括9.5元買入的A50(2823)、23元的國壽(2628)、125元的港交所(388)、125元的長實(001)等藍籌股組合,最近覺得中日雙方在釣魚島事態升級,有點擔心,問是否應該清貨離場?如果想繼續持貨,保持盈利直到見到25000點才收割,是否可以在期權預先作出部署,升市可以繼續贏錢;但如果中日大戰遇着大跌市,卻可以大賺一筆?筆者認為釣魚島如果開戰,中國必勝,而且事件會快速解決,故對沖下行風險或短線套利是可以的,但清貨離場則不必,跌市應是買入的機會。
打仗最終是比拼國力,現時中國的條件比日本強,加上新領導剛接班,凡對外開戰有助極速提升民望,故絕不會示弱,要打的話,中國一定奉陪,而且反應亦必會非常迅速,務求在最短的時間重擊日本;而日本則絕對不敢單靠自衞隊的力量便跟中國開戰,需要尋求美國軍事援助的保證,換句話說,開戰需要美國國會批准,結果肯定會拖拖拉拉,美國是實利主義者,從未表態支持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本,因為只要製造矛盾才可漁人得利,故中國只要有足夠的備戰和決心,一打便便用盡全力,牌面勝算較高。
釣魚島地理近中國,中日開戰,中方補給較易,日本在經濟力量最強的時候也不敢駐軍守島,現時更沒條件,故只要中國堅持,最終日本只能談判,找下台階。國內清算當年甲午戰爭(First Sino-Japanese War)的恥辱呼聲甚高,中國士氣甚高,而日本需要提振經濟,主戰的右派則未必能主導民意,真正開戰機會不大。中國會加強在釣魚島海域的常態巡邏,最終可以在島上抓些非法登島的日本人,推翻日本所稱聲的有效管治謊言。
短線跌長線升三策略
持有重貨,認為短線調整,調整後仍會見到25000點的三個期權策略:
最淡做法:清貨,改用部份盈利做好看認購期權組合(牛跨),例如Long Call 24000、Short Call 25000。好處是套回大部份現金,然後等較深調整時再入市;亦可Long Put 22600博指數大跌。
保留盈利的做法:沽期指套取現貨已得利潤,例如每盈利23萬,便沽出一張細期,等同沽出23萬元的組合(每點10元),亦可沽出細國期,等同沽出12萬元的組合。
合成持貨套取一半現金,繼續看好:沽出一半持貨,套回一半現金,改用合成期權持貨長倉,進取可用等價,例如每同時Long Call 3月的23400及Short Put 23400,在合約期,盈虧跟持有現貨效果差不多,如稍為看淡,可做價外的Call/Put,例如Long Call 24000並Short Put 23000。如果擔心股價跌幅太大,可Short Put 23000之後Long Put 22000封底。
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