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釣魚台的爭議不斷,進一步影響中日雙方商業往來,中國的核電全面復產大計正被日本拖後腿。內地《中國經營報》報道,內地的核電大型設備製造仍然面臨着挑戰,甚至在第三代核電技術的核心鍛件,遇到日本的出口壁壘。
須從日本購買設備
目前內地能夠重啟的四個核電站,分別是華能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示範工程、江蘇田灣核電站二期工程、廣東陽江四號核電機組和福建福清四號核電機組,但並非使用各大核電公司都在開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
內地各大核電公司正紛紛開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儘管他們都說開發屬於國產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但《中國經營報》引進第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人士表示,由於生產第三代核電所需要鍛件的技術要求特別高,所以,內地企業難以達到生產要求的前提下,中國從日本和韓國購買了大量設備和鍛件。
中國一重是中國核電領域最大鍛件製造企業,核電設備大量使用日式核電鍛件,而核電鍛件則是核電站建設最核心設備使用原料。中國一重總經理吳生富表示,「日本企業不會甚麼都賣給你,尤其是反應堆壓力容器核島鍛件。」中國核學會負責人指,日本和美國都有過對核心設備和技術保密的行為。故內地重啟的四個核電站建設,並不代表內地核電全面步入正常發展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