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看不到的東鐵風景 - 勇先

林鄭看不到的東鐵風景 - 勇先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北上,與深圳政府商討深港合作的「大茶飯」,席上林鄭亦有提及水貨客的問題,亦有公式地講會繼續加強打擊,並據稱未來續有新措施。然而當聽到林鄭一句:「政府自九月開始已有推出打擊措施,口岸和社區秩序基本上已有改善」,便立刻叫人背脊冒汗,因為「已有改善」四字,只是純粹單方面的自己肯定的功績。事實上大概所有日日搭火車的人都會問:水貨客問題何來有過改善?
作為一個東鐵線乘客,我每日都站在這條「東鐵戰線」上,一箱一箱的奶粉、一車一車的雜貨,都在我的腳邊輾過,那種驚險,那份躁動,基本上已無日無之挑動着每位乘客甚至車站職員的神經。若果半年前水貨客還是結集在港鐵上水站,那麼今日他們已像癌細胞,散佈在沿線各站……這些幾乎所有東鐵乘客都看到的實情,林鄭司長知道不知道──如果明知事實如此仍訛稱情況已有改善,是涉及另一樁政治謊言;如果未掌握真相便輕忽說出「已有改善」,顯然是不負責的施政態度。
如你的生活遠離香港草根社會,在電視前看到「光復者」氣沖沖的阻攔,你或者會覺得水貨客都好慘,甚或像吳光正這類有錢到彷彿不食人間煙火般,認為這類中港矛盾是「佳音」,證明香港貨品和服務有價有市云云。但政府高官或一味唱好中港融合的商家,有沒有理會過升斗市民現在處於怎樣的生活環境?有沒有體會身處社區被淹沒是甚麼滋味?儘管水貨客大聲疾呼自己不過是懷着「搵食啫」的卑微願望,但我想說,作為一個東鐵乘客只想在車廂內找到一個安全的企位、一個父母只想在市面輕鬆找到一罐奶粉,這樣的願望其實更卑微。
或許有「和諧人」覺得,鬧鬧鬧,只會激化社會和中港矛盾,是一種破壞的力量,那麼在此我想向大家推介一個另類了解水貨客的途徑,是一個在網上發起名為「東鐵沿線水貨客百態」的攝影比賽,單看名稱已不用解釋,這實在是一個向水貨客這群體展現「關注」而不失幽默的好機會,有興趣參加者請自行到互聯網搜尋相關資料。

勇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