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曾公開表示本港不需興建焚化爐,原來他的環保政綱再一次欺騙市民。都市固體廢物問題迫在眉睫,消息指環境局稍後公佈的都市廢物藍圖中,擴建堆填區及興建焚化爐勢在必行,今年諮詢公眾的垃圾收費,則會用上五至六年時間醞釀,極可能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未能立法。環境局有可能向立法會再提上屆胎死腹中的「綑綁式」處理廢物方案。
記者:蔡建豪
擴建堆填區及興建焚化爐,一直受到當區居民強烈反對,梁振英在特首選舉期間出席環保論壇時,曾公開表示「唔需要用到焚化爐」,應大力推動源頭減廢。
當日梁振英的言論成功幫他提升民望,但他說一套做一套,據悉,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早前諮詢環保團體及政黨意見時透露,開宗明義傾向擴建堆填區及興建兩個焚化爐,已通過環評的石鼓洲及屯門選址都有可能興建焚化爐。由於焚化爐正牽涉司法覆核,政府會待法庭裁決後再拍板。這兩項政策,無可避免引發相關地區爭議。
至於推行垃圾收費以鼓勵市民減廢,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籌劃大型公眾參與活動。
據了解,環境局估計即使成功落實垃圾收費,仍需要長達五至六年時間醞釀,有關工作會橫跨本屆政府任期。有知情人士指,政府無心推行垃圾收費,利用諮詢作下台階,最終一再拖延處理都市廢物的光陰。
下月提案規管玻璃樽
廚餘是都市廢物的一個主要來源,據悉,環境局傾向舉辦大型公眾減廚餘運動,鼓勵全港市民回收廚餘。不過,在缺乏處理設施下,回收的廚餘如何能夠妥善處理,以及自願響應運動的成效有多大,實成疑問。
環境局又會擴大生產者責任制,最快出爐是回收玻璃樽,環境局最快於下月提出將玻璃樽納入生產者責任制規管,丟棄紅酒及啤酒樽要支付一元回收費用,回收的玻璃樽會製造環保磚等建築物料。環境局今年也會向立法會呈交,已進行諮詢的電器及電子廢物生產者責任制立法草案。
據了解,環境局會在諮詢不同界別意見後,抽取部份獲支持的政策組合成廢物藍圖,擴建堆填區及焚化爐方案到時便「借屍還魂」。梁振英去年提出不需要焚化爐的言論,間接令上屆政府提出的「綑綁式」撥款方案被立法會否決。
若今屆政府重提舊方案,有政黨已表明,政府必須老實交代一個處理都市廢物的藍圖,清晰表明興建的焚化爐數目,否則決不會「硬食」綑綁式方案。
齊心一意,打救行騙長官梁振英
http://www.tomonews.net/game/bslapcy/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