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樓照炒】樓市辣味減,地產股蓄勢再上!施政報告將於本周三發表,樓市措施成焦點,預期將以增加住宅供應為主調,未擬出招壓樓市,地產股上周率先報升贈興。市場普遍認為,本港樓價已非單純由政策主導,加上用家需求漸抬頭,地產股短線或跟隨市況整固,但在追落後誘因下,仍有上升空間。記者:林靜
本周三特首梁振英將公佈其首份施政報告,市場有傳報告主要以供應入手,將每年落成公屋單位由1.5萬個大增至2萬個,亦不惜以「蚊型地皮」應市。不過,大增供應顯然並未足以嚇窒市場,地產股上周逆市跑出,新世界(017)及嘉華(173)一周累飆逾一成;信置(083)及長實(001)累計分別大升超過6%及4%,同期恒指則微跌0.3%。
用家需求大 短線可上衝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認為,地產股在12月後未有跟足大市反彈浪潮,上周升幅有追落後意味,資產淨值(NAV)折讓越大升幅亦越顯著。他補充,最近新地(016)旗下天晉2期及房協旗下綠悠雅苑分別開售及派表,市場反應熱烈,反映用家需求殷切,如政策未有大變,地產股短線仍有再上空間。
據統計,10隻主要本地地產股中,9隻在上月均跑輸恒指2.8%的升幅,半數更逆市報跌,而上周最標青的新世界及嘉華,NAV折讓幅度仍高達三成。
事實上,近年施政報告多為地產股上衝藥引。例如上屆政府在2010及2011年分別出招應付不斷攀升的樓價,當中2010年提出增加供應,惟被指力度不足,地產股即日由受壓變喘穩;2011年政府終提出復建居屋,但消息早被消化,板塊更即日大幅反彈。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表示,目前港樓市已非單純由政策主導,若施政報告「無料到」,估計地產股短線仍有炒作空間,但他提醒,樓市交投降溫下,發展商全年盈利有隱憂,地產股中長線或跑輸。獨立股評人郭家耀亦指,除農地發展見明確方向外,板塊長線仍欠缺再大升的催化劑。
港股直通車或重開 掀炒作
大市方面,外圍上周五平穩,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報升,重磅股滙控(005)ADR較港升近1%,綜合主要藍籌表現,預料港股今早高開140點;惟發盈警的利豐(494),上周五ADR插水12%,今日恐難逃一跌。
人行行長周小川上周明言今年將擴大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資金使用,意味港股直通車將重開,市場有機會借勢炒作。EPFR資金流向亦顯示,資金連續18周吸納A股基金,上周錄4.92億美元流入,超越07年初,成為有紀錄來最長吸資期;港股基金則走資1800萬美元。
另外,本報散戶調查顯示散戶取態稍趨審慎,看好後市指標由前周的14.29微跌至12.11;短期有意入市比例由7%回落至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