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岳弢報道】七年多前首創全港假日向商業訪客收取10元搭𨋢費的銅鑼灣香港大廈,本月再有新舉動,向入住單位旅客收取服務費,每3日100元。大廈業主立案法團解釋,因大廈內有22個提供過夜住宿的單位,大幅增加公共設施使用率,亦令大廈無法購第三保。但有持牌賓館指措施殺錯良民,令他們無法經營。
崇光百貨公司毗鄰、由霍英東與鄭裕彤合作興建的商住樓香港大廈,去年11月貼通告指去年10月通過新管理規則,元旦日起,旅客入住需繳付「大廈設施及服務使用費」,每人每3日100元,不足3天亦收100元。前租戶范先生說,以往不時招待內地朋友短住,擔心新措施令他每月要多付幾千元,故去年底不再續租。
不過,業主立案法團主席陳鴻禧強調,只要入住旅客能證明與單位持有人是親友便不受影響。他解釋,有關措施主要是大廈內有22個提供過夜單位,佔大廈單位一成,大量旅客出入增加維修開支,亦令大廈無法買第三者保險,故要徵費彌補。他向記者展示去年11月其中十多個包括賓館的單位人流統計。以11月23日為例,單位出入人數達238人,部份只得數百呎的單位有20至30多人出入,「當1個人搭2次𨋢,沖2次廁所,都已經係幾百次。」大廈更要額外聘清潔員及保安。
持牌賓館斥殺錯良民
他續稱,每個單位月繳600元管理費,但部份單位卻用公共資源做生意,對他人不公平。委員會遂在去年中起統計及向各單位業主發問卷,逾九成贊成收費,而在實施前2個月,大廈亦向旅客發通告提醒。他說徵費實施數天已見成效,該十多單位出入人數在1月4日已跌至9人。他承認實施初期曾數次驚動警方,但強調徵費按公契賦予權力,並曾徵詢民政署。
按民政署資料,大廈有3間持牌賓館。其中一間中僑賓館負責人何先生說,措施應針對大廈內無牌賓館,但殺錯良民,原本1月客滿,現在客人幾乎走光。民政署回覆指,過去1年曾接獲16宗懷疑香港大廈內涉無牌經營旅館的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