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港大生,但有陣子常跑去那兒找舊同學,每次坐巴士經過一段又長又蜿蜒的斜路,便有種「大學氣派啊!」的感想。近日被稱港大飯堂的莎厘娜將退出般含道,現成為社會上紳士名流的舊校友紛紛掀起緬懷熱潮。今次請來不同年代的港大舊校友,分享他們的心水食店,且聽他們說說自己的故事。
記者:謝翠玲
攝影:劉永發
莎厘娜
陳鈞潤:紳士氣度的店子
般含道上近日最忙碌的主角非莎厘娜莫屬。實心木門和白色外牆,推開木門,午市或晚市都坐得滿滿,很多都是港大舊師生和職員,聽聞已有40多年的餐廳即將在原址退場,紛紛趕來回味一番。其中一位顧客由學生時代直到現在退休,仍經常跑來莎厘娜,他就是陳鈞潤先生。現為中英劇團主席的陳先生,跟莎厘娜的緣份橫跨數十年。在港大讀書,又曾任港大副教務長,陳鈞潤的腳步始終在莎厘娜門前,不時來一客羅宋湯、牛尾湯,來個雜錦冷盤,吃一頓莎厘娜式俄國餐點。
聽到這位老顧客之一到來,現已退休的老闆王叔當然要回來一起想當年。83歲的王殿華,但還是要老中青一律叫他「王叔」。原籍山東的他,現在仍然腰板挺直,有種老紳士的氣度,可以想像他年輕時在莎厘娜的英姿。「開店時的老廚師李師傅在哈爾濱是專為流亡俄國貴族做菜的,就是有他,我才夠膽開俄國菜餐廳。至於餐廳名Czarina是由我太太(當年仍未結婚)替我起的!」Czarina本指女沙王,可是莎厘娜卻非當初原名。「陳生你聽過這故事嗎?」王叔熟絡的問陳鈞潤。陳生笑着搖頭,我突然幻想到當年仍是莘莘學子的陳鈞潤面對王叔的神情。「我想叫『莎蕊那』,可是想想還是不行,因為蕊字有三個心,花心啊!怎麼可以!人也怕起錯名啊!」王叔堅持着。
永遠浪漫的閣樓回憶
「我讀港大時,莎厘娜在前一點的位置,那時是很高貴的餐廳,播的是當時最流行的歐西流行曲,帶女孩子來約會必會打領帶,穿皮鞋。而且一定要上閣樓,最好是坐卡位,因為閣樓較暗,比較浪漫啊!」陳先生笑說當年要去莎厘娜,可不是隨時去得起,「我要儲一個月錢,有時省下早餐錢,再加上兼職賺外快才儲到十幾廿蚊才敢帶女孩子來呀!」
王叔說那些都是舊址的事,八十年代因為收樓,遷到現址。「不論是在哪家店,我還是喜歡跟客人談天,大的小的都聊。」王叔很愛聊天,所以跟客人關係都很密切。但陳先生笑言像他這樣乖的學生,還是在後期才跟王叔混熟,因為王叔比較喜歡活潑調皮的學生,像當年的吳君如、俞琤便是他很有印象的學生。當這些學生都紛紛成為社會菁英,莎厘娜還是緊守在般含道,看着一代又一代的港大生的交替,直到今年的二月底。「現在還沒知道之後會搬到哪兒,但當然捨不得啊,畢竟跟這裏很多客人也有深厚感情了。」
莎厘娜(2540 2874)
地址:半山般含道33號地下
源記
陳淑莊:阿公的雞蛋糕
94年畢業的陳淑莊(Tanya)不像陳鈞潤那樣是住宿生,在港大讀法律的她,平常都是在學校飯堂解決口腹便算。除了定時定候參加完港大獨有傳統的High Table Dinner(高桌晚餐)之後,會跟同學們柴娃娃地去吃糖水。當時她最愛的是西營盤的森記糖水,十多元一碗,消費便宜。可是森記也在去年結業了。而另一家同樣受港大人歡迎的是源記。「當時源記對我來說算『貴嘢』!同學收到風說周潤發也去源記,當然要去試試,最常叫的是杏仁露、合桃糊之類。」Tanya回憶道。而她跟源記的淵源,卻原來早於她入讀港大的日子。「我小時候,外公會特別坐叮叮(電車)專程由鰂魚涌到西環給我買他們的清蒸雞蛋糕,白雪雪,香噴噴的雞蛋糕印象特別深,這可是當時外公給我的獎賞吧!」所以長大後的Tanya再遇源記,還是會來一件充滿阿公回憶的雞蛋糕,再來一碗學生時代未懂欣賞,而現在才覺越喝越香的桑寄生蓮子蛋茶。
緊守傳統糖水
來源記的港大生和明星名人多如繁星,老闆當然無法認出所有人,但學生們應該也總能一眼便認出他。76歲仍非常炯炯有神的李伯,48年來一直鎮守在門口位置的收銀處,換走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港大生客人,不變的是鎮店的傳統老式糖水。「這兒晚上八點半到十一點便一定爆滿,你想採訪也沒有位!」由當年到現在,源記仍然晚晚爆滿,以不變應萬變,是源記的生存之道。「我家自祖先已在廣州賣糖水,到我阿爺時便在香港開糖水店,到我這店已是第三代。我們仍然用傳統大石磨來磨杏仁露、合桃糊和芝麻糊的。用石磨來磨,磨好的糊滑又細,攪拌機磨的不會那麼香!就算要長時間也不會改變這方法來做糖水的!」
源記甜品專家(2548 8687)
地址:西營盤正街32號地下
泰屋
許廷鏗:偷閒小天地
來到去年畢業的許廷鏗(Alfred),他們這代港大生除了埋頭苦讀,忙於學校功課外,也懂得享受生活。Alfred讀牙醫,功課本來已經忙,然後參加《超級巨星》,便再忙上加忙,所以可以讓他偷閒喘息的食肆便是一刻的天堂,而他的天堂是帶有異國風情的。「學校附近其實都是茶餐廳較多,但茶餐廳太吵,不太適合我,所以我寧願走一條十分鐘的長命斜,到英皇書院對面的泰屋。」Alfred鍾情的泰屋是般含道食店的新成員,是區內少有的泰國餐廳,午餐時間很熱鬧,但好處是它的午市到五點,所以Alfred愛跟同學過了最忙碌的飯市才來。「我最喜歡是這兒的環境,一走進來便充滿異國風情,暗暗的燈光,木製的桌椅,我一進來便會感覺放鬆。我不太可以吃辣,最愛便是炒金邊粉、海南雞飯和湯河,一邊吃一邊跟同學聊天做功課,常常一晃眼便過了兩個鐘頭。」除了泰屋,Alfred推介另一家在附近的「越河」。「夏天考試前,我總跟同學去吃碗凍撈檬粉,特別醒胃,一想起這家店,便想起很多同學,那是我預備考試前的偷閒秘點。」
泰屋(2549 9271)
地址:半山般含道63號釆文軒10-11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