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完一篇文章會立即重看一遍,但昨天論壇版梁麗沙寫的《伊能靜,但伊不肯》讓我這樣做了。我深受觸動,這些年來我一直在想:中國有希望嗎?香港有希望嗎?作者在講了伊能靜的故事後說:「希望都在,在我們認真清醒的認知歷史、在我們都知道自己的責任並勇於承擔這個責任,在我們的不妥協不恐懼,理性的發聲。」
昨天我在「蘋論」寫:「有人說,普選的話,很可能選出劉德華,或長毛。筆者必須說,選出劉德華,很好;選出長毛也壞不到哪裏,絕對比小圈子選出行騙長官好多了。」有網友留言說:「可否提出一點理據及分析呢?不是你老哥一句說了算。」
不錯。我的前提是普選。選出什麼人,是我們有份投票的選民負責。劉德華也許不是演技非常出色的演員,但他敬業樂業,嚴守自己的權利義務。他未必懂政治,但他極少就公眾事務講話,要講也是憑良心,不會像成龍那樣為逢迎權勢而亂說一通。我相信他對不懂的事會謙虛地徵詢他人意見。憑這一點我認為選出他很好。列根在選總統時也被人譏笑他只是三流演員,但他被後世評為最好的總統之一。選出長毛吧,至少他率真,忠於自己。拿行騙長官的人品跟他比,是對他的侮辱。
伊能靜最新的微博是:剛知道新書簽售全部取消。今天讀書──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但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卡繆「異鄉人」。
我記得卡繆這段話,我也嘗過幾乎無處容身的感覺。我不像梁麗沙那樣相信「希望都在」,但如果希望未泯的話,希望就在於有更多人站出來說: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