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沛冰報道】特首梁振英喝停今年私家醫院接收內地雙非孕婦,但有雙非孕婦仍可突破限期,在本月衝刺「生到盡」。一名雙非孕婦聲稱預產期為上月31日,可趕搭尾班車,但她早已預約本月初剖腹產子,懷疑與主診醫生合謀,將預產期推前至上月以先取得確認書,直至本月初懷孕周數足夠才剖腹產子。
疑與主診醫生合謀
有婦產科專科醫生表示,該名雙非去年下半年才來港求診,其主診醫生首次為她預約私家醫院剖腹分娩時,已預約今年1月3日。一般孕婦會於預產期前一至兩周剖腹產子。若孕婦超過預產期一定時間仍未能自然分娩,醫生會催生或臨時預約手術室剖腹生產,「但係嗰個孕婦好奇怪,一book(預約)就book 1月3日開刀」,情況罕見。聽聞類似個案不止一宗。
該醫生指,事件令人懷疑是否有人與雙非合謀虛報預產期,將真正預產期推前兩至三周至上月底,以取得預約分娩確認書。現時確認書有效期為一個月,以便孕婦因真正醫學理由,過了預產期才分娩。有人疑「走法律罅」先取得確認書,直至胎兒至適合周數才剖腹。
他續指,以往雙非家長申領出世紙,只需出示醫院發出的證明文件。但入境處對今年出生的雙非嬰申領出世紙審批較嚴格。曾有雙非被入境處要求,同時出示預約分娩確認書,未知是否加強調查異常個案。
浸會醫院表示,該院有少量未能於去年12月底預產期自然分娩的內地孕埽,今年在該院分娩,主診醫生確定孕婦是過了預產期而未能生產。院方已將個案呈報衞生署,暫未發現懷疑虛報預產期個案。
仁安醫院婦產科部門主管余啟文表示,該院今年至今沒有雙非嬰兒出生。孕婦可能記錯最後經期,令醫生最初計算預產期不準。
虛報預產期難調查
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教授梁德楊認為,對發生雙非疑虛報預產期個案不足為奇,但調查困難。超過預產期仍未能分娩的情況不多,估期本月在港出生的雙非嬰最多數十宗。
入境處表示,在辦理出生登記手續時,若發現懷疑個案會與醫院聯絡,或要求申請人提供進一步資料。處方會仔細審視每宗申請,有需要時會立即調查,與相關部門依法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