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錦囊】
看好一種貨幣升值,直接購買長揸便獲利,若估計一種貨幣貶值,要圖利則牽涉風險相對較高的投資工具。例如看淡日圓走勢,目前主要方法是利用借孖展,或敍造期權合約方式沽空日圓,入場費通常分別只需4000及2000元。
看錯市 按金縮水要補倉
用外滙孖展沽空日圓,牽涉槓桿式操作,投資者跟滙商協議訂立目標價合約,須繳交合約價值5%作按金,一張10000美元的合約,入場費500美元(約4000港元)。因當中須先借入美元,若持倉過夜或更久便要繳付利息。
外滙孖展風險較高,假若看錯市,日圓不跌反升,即是美元相對貶值,按金亦會跟隨縮水,一旦低於5%,投資者便要補倉,否則被斬倉。一旦遇上滙價快速升跌數百點子,令投資者訂下的止蝕價指令不能執行,有可能輸掉全數按金,甚至要填補差額。恒生投資首席分析員溫灼培表示,保守的投資者亦可用零槓桿來純沽空,即繳交100%按金,收窄風險。
若投資者熟悉國際貨幣走勢,還可訂立交叉盤合約。滙豐環球資本市場財富策略部總監葉劍雄建議,現時可敍造買歐元或澳元沽日圓,買歐元沽英鎊。長線揸高息貨幣,沽低息貨幣,即使看錯市,亦有利息回報補貼損失。
銀行和滙商除了收取特定佣金的費用外,主要賺取買賣差價,即對投資者而言,當中擘價越窄便越抵。市面一般銀行買賣擘價達5至10點子,其中最進取吸客的福匯、德銀和花旗等擘價低至2至4點子。外滙交易雖於24小時進行,惟須留意一般需T+1或2天的交收時間,其中花旗提供24小時即時交收。
外滙期權成本低風險高
另一種沽空外幣的工具是外滙期權,成本較外滙孖展更低,適合有豐富外滙交易經驗者。買賣雙方訂立合約,賣方讓買方有權在到期日,以合約上目標價買入或賣出特定數量的貨幣。期權的價值會隨着滙率的波動而變化,當滙率有利於投資者時,期權的價格上漲,投資者便可在到期前出售期權,獲得收益。若持有至執行日,滙率到達或者低於目標價,投資者便損失全數期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