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特區政府早前曾透露關注工商舖物業的炒賣情況,或適時推出措施控制。不過,面對同樣問題的新加坡政府,則先行一步,在本港下周公佈施政報告前夕,決定今日起,對工廈物業首次徵收一項高達15%的賣家印花稅,以圖阻遏炒賣,成特區政府的借鏡。
賣工廈要交稅 綁三年
新加坡政府指出,過去三年工廈物業的樓價倍升,而2011年及2012年首11個月,三年內轉售工廈的成交宗數,分別升15%及18%,遠超06至10年每年平均10%水平,有必要推出措施以遏抑炒風,故首次在工廈物業買賣引入賣家印花稅,首年轉售要徵樓價15%、次年10%、第三年5%。
另外,新加坡會進一步增加一般住宅買賣的額外買家印花稅(ABSD),如外地人及公司客,由現時徵收樓價10%增至15%。
新加坡同時收緊買第二套房或以上,可承造的按揭成數等。
至於特區政府去年底推出買家印花稅(BSD)及加強版額外印花稅(SSD)後,近期市場卻接連出現要付買家印花稅的大額豪宅買賣個案,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認為,個別成功不能貿然斷定BSD是否已無效用,因大額豪宅買家多是買「心頭好,唔計較價錢」。
不過發展商所關注是BSD對整體的影響。他日前已透露,下周會有一份就如何獲豁免BSD的詳細報告交予政府。如以本港永久性居民為股東的本地公司,除自行申報機制外,更可限制其股東數目如五個以下,及其股東架構等。另亦闡明收購過程如何複雜及困難,BSD實增加他們的收購成本。
此外,地建會昨日跟政府商討有關《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於4月正式實施時可能會碰到的問題,一至兩周內會再次商討,本月底冀能有一份詳細指引,讓發展商可依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