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叔建議興建100萬元,面積300呎的入門單位。姑勿論當中有沒有關乎自身的利益,這已是不只一次香港的富豪點出了問題的癥結,政府從土地收取龐大的收入,包括地價、差餉及地租。當有土地被勾出,媒體常會報道地價多少,樓面呎價多少。當樓面呎價7000元時,出售價格沒有萬多元才怪。那樓面呎價的收入是送到政府的庫房,政府用以興建道路、提供社會福利、教育,以及高薪養廉,只是收入太依賴土地並不是良久的方法。
富豪的意見是政府收少些錢,土地便沒有那麼昂貴,因為建築成本有限,但利潤卻受市場的競爭所左右。少些競爭,價格便不會那麼麼高。我頗同意大部份的論點。當政府訂立好遊戲規則,例如不容許過多的空置單位,不容許發展商囤積單位,以及減少依賴由土地而來的收入,加上住宅主要是賣給港人,再有好的土地規劃,相信樓價會回到合理的範圍。
市建局項目也貴賣
當政府自己也像吸毒似的依賴由土地而來的收入以支付龐大的支出,因為一向行之有效,便不作他想。很多政府也開徵銷售稅,以減輕依賴太單一的收入,特區政府依然故我。它可能要在差不多再沒有土地可以拍賣時才醒悟過來。發展商不是笨的,它們看見政府在作為大股東的港鐵及市建局,也同樣在地產上向市民荷包打主意、「搶錢」時,它們不加入戰團才怪。
以現時的情況,政府是沒有能力去減少由土地而來的收入。可能在某些政府高層會議內有人曾提出一些前瞻性的建議, 但有人說那如何支付大家的退休金,於是大家繼續吸地產的毒。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