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國家及地區皆有人口老化問題,有提議鼓勵更多生育。驟耳聽來像有道理,例如原本只有兩位年輕人供養一位長者,多生兩個便有四人,經濟便有人接力。其實不合邏輯,因為:
1)遠水救不了近火:用現今角度,一般年輕人要到20多歲才有經濟生產力,即一對年輕夫婦原本已要供養四位長者及一至兩名孩子,若再多加兩個,反而即時增加了負擔。
2)1、2、4、8、16、32:假設每一長者需要兩個年輕工作人供養,那便表示下一代要比上一代倍增,即人口要幾何式增加,行嗎?
要知道現今人口老化現象主要由「嬰兒潮」導致,二戰後的一代突然比上一代多了許多,這與戰爭結束、人快樂,加上醫療進步令夭折率降低等有關。較可行的辦法是讓嬰兒潮人士「老去」,不必為其而多生育,他們整體是有足夠資源養老的,但個別可需要援助。
着眼人均生產
3)經濟不是會收縮嗎:靠人力搵米路的社會會是,但靠腦筋的不需要人多,且着眼人均生產而不是總生產。用總生產計,中國已是世界No.2,但十八大仍想人均生產翻一番就是這道理。
4)人均生產高而不擠逼:這樣才會住得舒適,否則只可像香港,家住百萬美元單位,卻比較窮的地方環境差。一國之內有個別甚密集城市無問題,但全國如是就不好,正如美國紐約市密集,但一般並非這樣。
此外,經濟應是為人而設,而不是人為經濟而生,況且人少了分地也多些。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