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李霖燦《中國美術史史稿》、《中國畫史研究論集》、《李霖燦先生紀念冊》等書送給友人,作為研習畫竹之用後,當晚翻開《商衍鎏詩書畫集》(以下簡稱《詩書畫集》),看到他寫的《畫竹一得淺說》,並在最後一部份《書畫作品二十六幅》(其中包括畫竹二十幅),附徐宗浩臨柯九思竹譜三十六幅,有關畫竹的論述和作品,已占全書五分之二。同一天感染在畫竹中,人生真是無巧不成書。
書中引鄭板橋論畫竹:「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可見所有書畫,莫不如此,深得我心。商衍鎏進一步引申:「書畫原同一理,而畫竹尤與書法相通。」更讓我明白,友人何以從書法入畫竹之緣由。可惜《詩書畫集》剛從台北舊香居淘到,攜回北京撰寫專欄之用,一時尚在熱戀之中。待我把玩數日,了此塵緣再說。
商衍鎏生於同治十三年(1874),字藻亭,號又章、冕臣,別號拙盦,晚號康樂老人,廣東番禺(今廣州)人。光緒三十年(1904)末科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入進士館。旋被派往東京法政大學深造。歸國後歷任秘書郎撰文、國史館協修、實錄館總校官等職。民國初年,任總統府顧問、江蘇督軍署秘書等職。後應聘為德國漢堡大學教授。1914年返國。1927年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秘書。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四川成都、夾江,寫書為生。1949年加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歷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廣東省文史館副館長、廣東省政協委員。1963年8月在廣州去世,享年九十歲。早年宦途浮沈,跟隨時代輾轉流離,所幸晚年尚可,可說是:「臨池學畫耽詩句,霜鬢還鄉習未除。往事悲歌憐客夢,閒吟康樂愛村居。」
有關商衍鎏鬻畫前後,我得到的資料如下:1935年在上海九華堂重訂潤格,可知在此之前,已經開始以書畫為生。1949年則以港幣計算,又在九華堂訂潤例。隔年以甲辰探花,與其兄癸卯翰林商衍瀛共定書例。
《詩書畫集》是商衍鎏1961年8月署康樂老人題,自己手寫影印出版,並在香港舉辦書畫展。其中《1960年元旦翌日適逢余八十六歲生日而作》:「光華復旦耀星旗,逐電飛雲萬里馳。放眼但驚天地小,低頭能令嶽山移。冠衝壯士頻看劍,局恨狂夫戀劫棋。掉尾毒龍休作浪,和風四海已紛吹。」詩後附言:「建設猛進,想望和平。」與2012年時局,有若干相似之處,不禁為之懍然。
綜觀《詩書畫集》商衍鎏的手書,雖曾得西方社會科學薰陶,卻仍受館閣書體影響,難免降低我的淘書樂趣,但因書前空白頁有:「壬寅(1962年)五月十日由(香港)商務印書館送來,貞白(高伯雨)記之。」人們只知高伯雨於1926、1927年,兩度在北京和溥心畬先生學畫,此雖一鱗半爪,間接佐證他喜好書畫。今又知《詩書畫集》,能為友人畫竹,增加參考論述,豈非人生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