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南周》 明日港媒 - 譚當

今日《南周》 明日港媒 - 譚當

一向以敢言著稱內地報章《南方周末》,撰文新年獻辭〈中國夢,憲政夢〉,內容無非對民主憲政的追求,用字不慍不火,豈料觸動中共逆鱗,遭廣東省宣傳部長大幅篡改,內容錯漏,通篇變為媚共之辭,這樣的官方審查,原是司空見慣,然則內地網民忍無可忍,集結在南方報業集團大廈外聲援,網上無數網民支持,報章同業以藏頭文暗中鼓勵,種種迹象都顯示民眾對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訴求達到最高點。
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行榜中,中國近五年的排名一路下滑,由二○○八年的一百六十三位跌至二○一二年的一百七十四位,長期處於各國最低位置,報告指出嚴密的網絡監控和以言入罪都是中國新聞自由連續倒退的最大因素。《南周》事件一出,相關記者編輯的微博賬號被封,稍為提及事件的,即使是知名人士亦不能倖免。《南周》是內地少數打擦邊球批評政府的報章,可謂內地媒體的最後一塊淨土,但近年的新聞管制,今年來或改或刪的文章無數,收窄僅有的新聞自由。內地網民特別關注,因為網絡已是中國人民最大的言論空間,用微博和代名詞批評時政,人肉搜索揪出貪官的事例比比皆是。中共現在試圖推行網絡實名制,旨在將人民的聲音完全扼殺。假若不支持同一陣線的《南周》,下個遭殃的群體肯定是網民,因此才有成千網民出門,甘願冒被便衣警察拍照監視的風險,高舉「昨天我在網上,今天我在現場」等牌子,就是要捍衞新聞自由,更是要捍衞言論自由,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身在香港的我們,也有必要關注和聲援這場言論自由之戰,因為今日《南周》,是明日港媒。二○一一年至二○一二年度「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排在五十四位,比去年大跌二十位,絕對有迹可尋。兩間已成建制的免費電視台,一個因為股東有內地背景而倒下的數碼電台,多份已被歸邊的報章;有作家撰文表示不支持唐梁會被變為支持梁營,有報章揭發特首僭建會被施壓,有記者採訪會被暴力對待……不提及背景是香港的話,彷彿我們身處中國。如今政府再修訂《公司條例》,傳媒無權翻查公司董事住址和身份證,揭發高官醜聞恐成歷史。受損的不僅是新聞自由,還有公眾知情權,我們不作聲的話,日後規定統一使用官方新聞稿的時候,就會來臨。
《南周》原文有一句話:「兌現憲政,限權分權,公民們才能大聲說出對公權力的批評。」港人莫置身事外,因為《南周》的命運,關乎我們香港言論自由的未來。

譚當
自由撰稿人